“十,九……”
听着耳边的倒数,聂安夏感觉心脏扑通直跳,那个徘徊不定的答案始终在犹豫。
“最后三秒!”
“我有不同的意见。我认为这幅画出自明国时期的一位仿制大师。简而言之,这是个仿品。”
再三考虑之下,聂安夏还是硬着头皮站出来,把心中的最佳答案说出口了。
主持人用话筒将声音覆盖在展厅的每一处,“这位小姐,您认为这是仿品,对吧?”
聂安夏肯定的点头,“没错。我知道明国有位痴迷宋代文化的大师,他尤为喜欢山水画,能够仿制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哈哈哈!”笑声刺耳的在展厅响起,陈叔鄙夷的开口,“你太天真了!你说的那位明国大师,他虽擅仿山水画,但却有个众所周知的习惯:不善画竹。”
众人将目光投向大屏幕,每个人都清晰可见这幅画上的竹画的挺拔青翠,一看就是手法熟稔。
聂安夏点头赞同,却又开口反驳,“这点您说得对,但这位明国大师并非不擅画竹,只是仿制他人画作所以毫无选择余地。”
陈叔眉头紧拧,在场的其他人也表情沉重,显然无人赞同她的说法。
“一派胡言!你当我们是傻子?竹类有多容易谁都清楚,用得着装出不善模仿?”展厅里已经有人愤慨发言了。
聂安夏微微一笑,“各位显然比我更清楚,现在答案还不够明显吗?”
一个把宋朝诸位大师之作画的栩栩如生的人,难道画功真有那么低下?
众人愣住,原本怒火冲冲的脸上全是惊愕,终于反应过来逻辑了。
“没错,这位明国大师是故意把竹类仿画的生疏,理由只有一个:原作本是如此。”
“再来对比今晚的这幅山水墨画,尽管诸多手法和色彩都表明这是宋朝画作,但有两个细节能说明问题。”
陈叔已经被这番逻辑折服,却又不肯当着众人的面认输,梗着脖子问,“哪两个细节?”
就猜到他会这么问,聂安夏立刻对答如流,“原作画师是宋朝隐士,生活简朴,行墨拘谨。而明国大师出身名门望族,用墨毫不吝啬。画作中多处能看见浓墨重彩的行墨。”
“第二点是这幅画有一处不显眼的墨点。我读过宋朝隐士的自传,他是个强迫症,绝不会容忍画作上有一点不完美。”
这两点相结合,就是聂安夏判断的根本。
话音刚落,主持人情不自禁的鼓掌,“好,说的太好了!这幅画极少有人能辨出真假,没想到高手在民间,你居然能答对!”
一时间,所有目光齐刷刷的朝聂安夏投来,大家的眼神都带着不可思议的佩服。
“这么微小的细节都能体察到,看来你平时读的书不少。”苏叔微笑着对她夸赞。
沐浴在众人钦佩的视线里,聂安夏不好意思的坐回原位,谦虚的回答,“只是瞎猫碰到死耗子,碰巧蒙对了。”
接下来的鉴宝环节中,聂安夏以一人之力鉴别出所有宝物的真伪,准确率高达百分百,让全场所有人大跌眼镜。
整整两小时的鉴宝展会结束,已经有不少人主动向聂安夏递名片,而陈叔和吴叔却脸色微妙的看着她。
“我们输了。”两个年过半百的男人一副垂头丧气样,像是信心彻底受了重创。
聂安夏善解人意的笑道,“只是个玩笑而已,不用当真。我今晚也只是运气好,所以才命中率高。”
陈叔和吴叔难堪的脸色缓了缓,后背总算能挺直了,“今晚的藏品我们都不熟悉,看叉眼也正常。”
“老陈老吴,你们这下相信我的眼光了?”苏叔满意的挑挑眉头,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
三位股东将今晚发生的事复盘,热火朝天的讨论今夜判断失误的细节。而聂安夏却被透明了一夜的陆时琛拉到一旁的小树林。
“你想干嘛?”她浑身警觉。
陆时琛高举手机,自然的搂着她,摆出自拍的姿势,“合照。”
聂安夏还没反应过来,就听见几道咔擦声,等她明白的时候,陆时琛已经把合照发微博了。
“你这是强行秀恩爱?”她嗤之以鼻的冷哼。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0758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0758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八十一章藏品展会大露一手)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一世温良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