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春天里的祭祀- 第22章小扑无人顾(2/2)

文/伊布名柱
春天里的祭祀 | 本章字数:1193  | 春天里的祭祀txt下载 | 春天里的祭祀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最强兵王在三国江山豪气山狼皇家娱乐指南极道狂飙李航许沐晴宣德朝晋庆回到古代的文武全才醉枕山河唐朝好舅子交锋带着系统回大唐
社会的菜谱一定不错。当然不错,这个我们以后有机会还会讲到。其实,我们今天吃一些风味餐厅就可以发现,肉烤熟了,蘸一点酱料就很好吃。所谓的酱料其实就是一种咸菜而已,而咸菜可不仅仅是中国人会做,全世界人都会做,因为人类发现用盐可以把食物保存很长时间,然后咸菜就诞生了。只不过各地腌制的方法不同,又导致了口味的差异,于是就产生了所谓的“风味”。所以,不要小看了古代人的食物,也许很多失传了风味,再好的米其林餐厅也做不出来。今天流传在民间的一些传统腌菜,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历史了,如豆瓣酱和酸豆角可能就是当年楚国地区流传下来的,至于什么时候产生的,那更是谁也说不清了。

春秋那个时候,老百姓的主食既不是米也不是面,而是数不近卖的那玩意,叫“稷”,现代考证是黄米的一种,因为不好消化,基本上,已近从中国人的餐桌上消失了。现代人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男演员一本正经的说什么“朕的江山社稷”,“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当时一晃就过去了,但是如果要问什么是“江山社稷”,虽然心里感觉就是那么个意思,可就是说不出来。说不出来就对了。淹没在历史长河里的文明太多了,今天我们就要一点一点地把它挖出来。江山社稷不仅普通人不知道,可能连演员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意思。但也没关系,这种似是而非的感觉更好,更有一种“古代感”。这江山好懂,社稷什么意思呀?其实,你就算百度一下,得到的依旧是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因为你如果要真正的了解,必须要知道远古时期那个运行的系统,想要窥一斑而知全貌,那是不可能的。好像又扯远了,反正当时人们的主食名字叫“稷”。稷的做法多种多样,有蒸食,有煮食,有把它磨成面做成糕点(那时叫饵)或饼类(那时叫餈),或拌成糊糊和其他杂粮混一块炒成面疙瘩,这种面疙瘩就是当时行军打仗的军粮或普通人旅行的干粮,当时这种食物叫“糗”!

随着饭点的将近,数不近开始饥肠辘辘起来。当然,吃喝是不愁的,出远门么,饱带干粮勤带伞,即使数不近自己想不到,他家里人也早都为他准备好了。

从摆好架势到现在,大半个时辰过去了,用一个词来形容数不近的第一次生意就是:“无人问津”。数不近胡乱地塞了一把糗到嘴里,那糗本来是用猪油和盐炒了的,咬一口,满嘴喷香,但是数不近却觉得实在是难以下咽,因为心情太差,数不近使劲地灌了几口皮袋里的水,才把喉咙里的糗冲到肚子里,不小心还呛得直咳嗽。数不近本来想大干一场,早一点把家里的窟窿补上,以后自己也能出息一些,哪晓得出师不利,这连自家的粮食都卖不出去,那就算过两天到了谷丘,进了货,再回来就能顺利了?要知道,数不近家祖上可是真正的周人,那种田可比宋国人强多了,更何况这是他们家的储备粮,那是给自己吃的,颗颗饱满,粒粒圆滑,没有一个瘪籽。连这都卖不出去,那从别家买的东西还能卖的出去?数不近越想越着急,越急越想找个人说说话,可偏偏季献不知道躲哪里去了。数不近左顾右盼,脖子拧成了麻花也没发现季献的影子。


状态提示: 第22章小扑无人顾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22章小扑无人顾(2/2) 返回《春天里的祭祀》目录下一章:第23章素昧平生(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