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那个时候,老百姓的主食既不是米也不是面,而是数不近卖的那玩意,叫“稷”,现代考证是黄米的一种,因为不好消化,基本上,已近从中国人的餐桌上消失了。现代人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男演员一本正经的说什么“朕的江山社稷”,“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当时一晃就过去了,但是如果要问什么是“江山社稷”,虽然心里感觉就是那么个意思,可就是说不出来。说不出来就对了。淹没在历史长河里的文明太多了,今天我们就要一点一点地把它挖出来。江山社稷不仅普通人不知道,可能连演员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意思。但也没关系,这种似是而非的感觉更好,更有一种“古代感”。这江山好懂,社稷什么意思呀?其实,你就算百度一下,得到的依旧是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因为你如果要真正的了解,必须要知道远古时期那个运行的系统,想要窥一斑而知全貌,那是不可能的。好像又扯远了,反正当时人们的主食名字叫“稷”。稷的做法多种多样,有蒸食,有煮食,有把它磨成面做成糕点(那时叫饵)或饼类(那时叫餈),或拌成糊糊和其他杂粮混一块炒成面疙瘩,这种面疙瘩就是当时行军打仗的军粮或普通人旅行的干粮,当时这种食物叫“糗”!
随着饭点的将近,数不近开始饥肠辘辘起来。当然,吃喝是不愁的,出远门么,饱带干粮勤带伞,即使数不近自己想不到,他家里人也早都为他准备好了。
从摆好架势到现在,大半个时辰过去了,用一个词来形容数不近的第一次生意就是:“无人问津”。数不近胡乱地塞了一把糗到嘴里,那糗本来是用猪油和盐炒了的,咬一口,满嘴喷香,但是数不近却觉得实在是难以下咽,因为心情太差,数不近使劲地灌了几口皮袋里的水,才把喉咙里的糗冲到肚子里,不小心还呛得直咳嗽。数不近本来想大干一场,早一点把家里的窟窿补上,以后自己也能出息一些,哪晓得出师不利,这连自家的粮食都卖不出去,那就算过两天到了谷丘,进了货,再回来就能顺利了?要知道,数不近家祖上可是真正的周人,那种田可比宋国人强多了,更何况这是他们家的储备粮,那是给自己吃的,颗颗饱满,粒粒圆滑,没有一个瘪籽。连这都卖不出去,那从别家买的东西还能卖的出去?数不近越想越着急,越急越想找个人说说话,可偏偏季献不知道躲哪里去了。数不近左顾右盼,脖子拧成了麻花也没发现季献的影子。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07029/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0702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2章小扑无人顾)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伊布名柱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