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我们丹辉决定,向灾区追加捐款五十万。”王辉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一咬牙,又掏出五十万来。
“我替灾区群众感谢丹辉的付出,感谢王总的援手。”记者很动情。
当晚,这条采访就被采编播出。
企业家初创业,遇到灾情,毅然用价值不菲的原型机来救援灾区,这种精神很具有代表性。
于是当晚,这条素材就被广电内部通过特有管道,报到了北京的央视。
在新闻中,王辉的姓名条上虽然只打出了“某企业负责人”的标题,但是把王辉的声音作为画外音播出的时候,镜头却是播放救援现场的画面,背对众人的丹辉重工员工们的背心中间的企业名称,显示了大概两秒。
这,就足够了。
如果丹辉重工是个上市公司,就这两秒钟镜头,足以让股价上扬。
而现在……辗转通过各种方式来打听丹辉产品的人络绎不绝。
石志明电话都接不过来。
大家都不傻。
灾区的地形条件是最复杂的,而丹辉的原型车能够一直被用来救灾,那说明适应能力极强,而且是高强度作业。
这种工程车,谁不喜欢?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0669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0669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267章 美誉)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月天子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