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快成黄巾头了。”银铃似乎有些无可奈何。
“那又怎么样?”这种时节,我不会考虑这些事情,随口把目前的情况说明:“父亲手底下也有不少以前的黄巾军,他那个护卫将军程远志就是。孟德那里也有,他说帮我些,父亲说也会接济一点兵给我。老师来信让我去的时候靠一下零陵,应该是会给我一些。”
我相信银铃肯定一头包:“你只用这些人么?骆越之人彪悍难驯,这些黄巾残留皆是北方人,到时水土不服,如何是好?”
“所以还有一些得看我的妻族。”我笑着看着银铃:“你有没有什么办法?”
银铃立刻有了上当的感觉,而我总感觉一些黑乎乎的棍子在眼前晃悠,所以我能想出这主意,但是她还是坦率地承认,只是到后面语气冷了下来:“没错,好的,可能我能从东越人和闽越人中帮你出一点人。还有这是谁的主意?”
我的两个军师绝对明白我家的从属关系,所以,他们很是没有义气地都指了我。
“你好像变了?”银铃叹了口气。
“是啊!”我长出一口气,继续钻研地图,下面就有点自言自语的味道:“有时候,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变成另一个人了,这就是政治吧?”
第一批到我手中的兵是孟德兄送来的,夏侯渊把名册给的我,他似乎还有些不好意思。但我已经很满意了,一千五百三十二个人,从一开始来说,不算少了;都是以前的太平清道里的人,大部分连武器都没有,不过大多是小伙子,还算好,几个头还都有些本事。听妙才兄说,孟德那里兵员足,光以前太平清道的人就有十万左右,除了我,他还支持了父亲些。
父亲可能暂时不能帮我,因为他果然对河内不在大汉疆域内的地方动手了,不过是张将军子圣等人代劳。
所以,最初的我就只有三旅之师。他们的有四个被称为头的人,中间有三个明显是老百姓出身,一个抡铁棍的,像是挑夫,平素用扁担多了的,程远志便是这种感觉,没事就喜欢把铁棍担在肩膀上,还把双手担在上面;一个挥大斧的,一看就像个樵子,总是双手执着斧柄想要砍竖着的比较高的东西,而很不幸,我似乎就有这些特征;还有一个使双刀的,应该是屠夫,看他挥舞的感觉很有剁肉的感觉,只是不知道是什么肉。就最后一个有些奇怪,开始我都没发现他带着兵器,最后才在他的衣服下看到了两个锤头,才知道他是使流星锤的。这流星锤我看过甘宁使过,不过我没问他怎么学的,这回听这个叫卞喜的人告诉我,他原是泰山的药农,平素得带着挠钩绳子,攀登绝壁以摘草药。看来,说不定甘宁也干过这活儿。
要离开望南的最后几日事情特别多。**早就显得迫不及待,每天都穿戴整齐地准备出发;可事实上却是银铃先离开这里的,我知道是我让她去的,可我还是不忍,说明我有伪君子的倾向。但是和郭佩在一起,我就是有很多话却说不出来。我没法告诉她我有多想她,我多想和她在一起。郭佩可能能感觉到,她避开了;但银铃也感觉到了,所以她坚决不让我送。只自己一个人骑马带着几个随从飞奔而去了。我看着她的背影,回过头来看着自己的院子,忽然觉得自己很没有用。
破六韩烈牙从凉州赶来,老大老二把他给我派来了,小南也被搭配送来了。他们和**是一路货,也是穿戴整齐,摩拳擦掌。烈牙还给我带了一封信,只简单的两句:“三,若有事,便来说。记得看好四。大二。”
波才给我飞马来信,更简单,偌大一块板,就一个大字:“中。”很有力,很欢快。
下面这件事情,我不好让烈牙知道。鲜卑人出乎我们所料,竟真的跨过河向张将军他们反击了!
子玉给了另一封信,送信人让我屏开旁人,只给我看:“三,关外鲜卑自西向东而去攻你老爹的赵国去了,莫让四知道。大二。”
我回了信:“一二,攻他们背后。三。”
我立刻找到父亲,父亲当时正看着战报紧锁眉头,我把子玉的文书内容汇报了一下,提出了我的建议。
第二日,诏书下。命西凉伯,东凉伯,秦侯北出长城进击鲜卑,所获人财皆可自留,上亦封赏。这最后两句话,最是好,这下诸侯有动力了,不过不能指望他们的攻击会非常卖力,但是,在抢东西掠人上他们会很用心的,包括大二哥,但只要这样,鲜卑就吃了亏了。但是西凉北面的先辈动手,显然很可能和去东北的“老西北”丁原有关。不过我们可以装作不知道,他也一样,这就是政治。
这次我对鲜卑人没做什么好事,这也是政治。我并不担心,虽然我有个兄弟是鲜卑的,但幸好他不喜欢政治。
汝南的黄巾余部降了,波才提议直接带他们直接去荆州休整。这人想得比较远,我很喜欢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056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056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37章 最后的平静)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emc2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