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城墙里的大宅门- 第75章父爱深邃(2/2)

文/胤镜
城墙里的大宅门 | 本章字数:1591  | 城墙里的大宅门txt下载 | 城墙里的大宅门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我的天尊妈妈(全)沉沦的妈妈柳淑云闪婚之老公还是原配好全能操控疯狂的贤妻(给老公穿女装)淫悦二次元玉麟传奇武炼巅峰人脑黑客非凡人生(娇艳人生)全琼明神女录末日中的母子
反正在那来将看过信之后,便是急忙的大喝一声道:“鸣金、收兵、撤乎。”

没有给朱达昌他们留下只言片语的那来将,便是带着他的兵丁仓皇的绝尘而去。

这时候的这帮不知道来处的满清骑兵,好像已经是把朱达昌他们一行数人,闭着眼睛的当成一阵尘土飞扬给略去了。

看到那帮骑兵已经是跑远,此时的马静蓉,先狠狠的不知道骂了一句什么话后,便又是很激愤的从马上窜了下去。

此时已经是被朱黑炭摘去了头上黑布袋的大家,便是急忙的把朱达昌抬到了骡子车上。

估计是满清骑兵们都很爱惜牲口吧,朱达昌一行的马匹和骡子车,一路之上的那帮骑兵,竟然是并没有把这些东西舍弃。

将昏迷的朱达昌安顿到骡子车上后,他们便是急忙的向太原府赶去。

古城营这里距离太原府衙所属,大概有二十多里路的样子,也就是用了一个多时辰后,他们便赶到了太原府的二营盘。

看此情形还不能去府衙办事的马静蓉,便是带着大家入住了一处好一点的客栈。

即便是身上的细软已经散去,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典当了一些首饰的马静蓉,便换得一些相对可观的银两。

本来应该是回古陶的马道兴他们,却是阴差阳错的来到了反方向太原府,看东家朱达昌已经是成了这副模样,他们哪能有那心情回去古陶。

在马静蓉和大家的精心照料下,也在郎中的悉心诊疗下,朱达昌总算是在三四个时辰之后,便是恢复成了相对正常的模样。

此时的朱达昌,在神志和意识等方面,最起码是没有了什么偏差。

这样的朱达昌,其实也没什么说得来的病,一切也并不完全是摔那么一下导致。

这样的朱达昌,用郎中的话说就是饥渴交迫、情急悲重、突遭恐吓、急火攻心所致。

嚼巴了几口牛肉的朱达昌,便是急忙询问起了详情。

突然一下子不知道自己掉到了哪儿,突然一下子又发现自己在床榻上躺着,期间还看到了一些恍恍惚惚的景象,这种情景断档且像穿越的感觉,给谁谁都是一头雾水的心里不踏实。

其实不仅仅是朱达昌不踏实,就连马静蓉朱黑炭之外的其他人也搞不清状况,朱达昌还没有醒来之前,像马道兴刘丘他们这些人,也不好追问马静蓉一些细节。

在朱黑炭那里了解到一部分细节的他们,却是并不知道那送信兵的来头。

现在朱达昌醒了,想要知道具体细节了,这时候的朱黑炭和马静蓉,便是把他们前前后后的经历告诉了朱达昌。

等他们说到那送信兵的时候,一样是一头雾水的朱黑炭,便也是直摇头的表示搞不清楚状况。

这时候的朱达昌和大家,便将疑惑的眼神投向了马静蓉。

看着大家都在看自己,此时不知道哪儿不顺心的马静蓉,便是突然紧皱眉头大声的跟大家说:“还能有谁,那是我爹的亲兵送来了我爹的书信,我爹这是不放心我啊。”

说完之后的马静蓉,便是头也不回的走出了朱达昌的房间。

且不说没有跟马静蓉一起去找马大人的其他人,就连跟马静蓉一同前往军前的朱黑炭,都无法理解此时的马静蓉究竟是什么样的心情。

不过,如果其他人见过马家父女的情深之景时,应该是能够懂得此时的马静蓉在想什么,可是作为没有子嗣孤家寡人的朱黑炭来说,马家父女的那种相互牵挂之情,他根本就不知道那些为何物,就更是谈不上理解了。

马静蓉突然怎么了?

一直担心马静蓉的马大人,在马静蓉他们离开后,最终还是没有顾及自己的来了个假公济私,一切已经是摆在眼前,别人看不透很正常,马静蓉又怎么会看不懂。

朱达昌康复的很快,尤其是晚上吃过一顿酒肉之后,朱达昌的一切便已经是如初模样。

来到太原府闲暇无事的他们,便一起寻得那汾河边上的热闹之处转悠了起来。

这时候的他们,远远的看到了一处很高的牌楼,在牌楼的匾额位置处,很是醒目的写着《四牌楼》三个字。

在那《四牌楼》三个字的下方,挂着一条长约十五尺、宽约二尺半、红底黄字金边的横幅,在那横幅上面写着八个字:

“金莲玉足生辉之擂”

再走近一些的他们,又是看到了一处红粉绿黄四色装扮成的戏台,不过边走便仔细看去的他们,又发现那戏台好像又不太像戏台。

“嘿嘿,咋有点像是怡红院摆台子呢?”

看着台上还有些红尘之女闹首弄姿,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刘丘,便是不加掩饰的嬉笑了起来。


状态提示: 第75章父爱深邃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75章父爱深邃(2/2) 返回《城墙里的大宅门》目录下一章:第76章三寸金莲上(快捷键→)

推荐阅读人间罪恶假太监:女帝看破后,我天天被重用假千金算命火遍全网,家人哭惨了蛇骨阴香星能玩家请勿遵守规则规则怪谈:嘘!他不是人上嫁全职高手之落第骑士年代锦鲤文的炮灰大嫂重生了全家偷听我心声后,把女主嘎了激荡年代,我为祖国守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