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槐一边整理着文案,一边和郭麒云说着。
郭麒云一皱眉道:“还有大烟田?是种的罂粟吗?”
刘书槐叹了口气,点了点头道:“前几年旱灾加白灾,可是这最大的灾就是粮食灾,也可以说是大烟灾。”
“这大烟膏子也不是一点儿不好,乡亲们有个头疼身子骨不舒坦的,弄来抽一口就能好上不好,我以前也用过几次。可就是有一点不好,容易上瘾,而且越用的时间久,要的量就越多!若是用惯了,停下来就跟要了命一样。唉。。。兄弟,你家那边没有这玩意?”
郭麒云点了点头道:“有,但我没见过大烟田,我家那边也不让自己种。”
后世虽然也有各种黑色和灰色的渠道让毒品流入中国,但像这样明目张胆的广泛种植却是没有的。
刘书槐一拍大腿道:“哎呀!那可好!若是咱这片儿也是那样就好了!你是不知道兄弟,庄户人家种的大烟膏子一开始是给自己用的。可后来有不少人来收,价儿给的还不低。这一来二去的一些庄稼人也不种庄稼了,专门种那大烟。结果算下来,一年到头比那老老实实在地里刨食的少说多赚了五六倍!”
“后来这大烟田越来越多,反倒是种粮食的少了,以至于粮价越来越高。二十八年那会儿突然来了灾,整个儿绥远几乎颗粒无收,拿着银元都买不到粮食啊,再加上一些奸商囤货不出粮,那场面。。。”
刘书槐重重的叹了口气:“唉!从春到夏滴水未落,临近秋天才下雨。可谁成想,刚刚补种了苗子,却是接连下了五天五夜的大雨,紧赶着那洪水就来了。苗也淹了,屋也塌了,老百姓家里又没粮食。漫山遍野都是挖野菜剥树皮的人啊”
“捕麻雀、捉老鼠、挖草根,有些大户连家里的牛马都杀了。到了后来,家里有草煮着吃的都算是富人家了,有的老百姓实在饿得撑不下去了,上吊的、服毒的,太多了!当时有句顺口溜,叫外甥不登舅舅家的门,不是被卖了就是被吃了,有去无回啊。还有的,两家把尚不懂事的孩子换了,掐死了。。吃。。。”
刘书槐说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05429/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0542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37章饥荒旧事)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宏奕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