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无语地看着吴双。
什么叫不事生产啊!
“这些武器可是花费了我不少功夫才收集到的,就是不知道怎样。”
吴双说着从一个架子上拿过一把刀递给陈松道:“像这把刀,我当时可是花费了二十万华夏币!”
“那么贵?”
陈松好奇地接过观看起来。
这把通体锈迹斑斑的刀,全长为七十厘米左右,小镡,刀身平直,为切刃,刀茎狭过刀身,前宽后窄,尾部开孔。
辨认了好一会,陈松才惊疑地问道:“这是唐横刀的刀条?”
身为武者,从小就必须熟悉各类武器,哪怕没练过也要认识,唐刀汉剑,这两者可以说代表着兵器制造的巅峰!
刚才因为这刀条满布锈,局部又被锈蚀得出现了缺口,加上没有装具,还真差点没认出来。
“哈哈,好眼力!”
吴双赞道:“我给好多人看过,他们要么说是短剑,要么说是倭刀,你倒是认出了!”
“这刃又不是弯的,怎么能说是倭刀,说起来它才是倭刀的祖宗。”
陈松有些哭笑不得。
这唐横刀是直刃,倭刀是弯刃,这两者一眼就能区分。
吴双点头道:“谁说不是呢!”
倭刀是仿造唐横刀,又因技术不达标而产生的。
起因是唐朝公元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唐朝、新罗联军与倭国、百济联军爆发的白江口之战。
当时倭军参战人数四万两千,投入战船一千余艘,而唐军的兵力是一万三千人,战船是一百七十艘。
唐军装备有先进唐横刀和明光铠,倭军当时国家没有自主的先进锻造技术,用的还是四处学习仿制的汉传带环首的倭刀以及最好只能达到汉代鱼鳞甲程度甲胄。
不仅是海战还是少数的登船白刅战,唐军都将兵力、船舰皆数倍于己的倭国水军打得大败。
倭国在举国的精锐部队战败后,渡过了几年的恐慌,终于认清了自己的实力,于是他们以谦卑的姿势求学于唐王朝,先后派遣了大批遣唐使学习深造,把唐横刀的制作技艺带回了倭国。
在遣唐使带回唐朝先进的钢铁锻造技术以及唐横刀的制作技艺后,令倭国制作出来的刀的锋利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这种锋利轻便,杀伤力极强的刀具,顿时深受倭国武士们的喜爱。
却因热处理工艺没学到位,使刀身不能保持良好的韧性,加之武士阶层的需要,不得不进行改良,逐渐演化出带有弧度,能减弱刀身承受的冲击力,不至于在对砍中直接被崩断的太刀,也被称为武士刀。
陈松看着手中的唐横刀刀条问道:“这刀条已经被锈蚀成这样,哪怕把装具装上也基本没用,吴大哥为何还买回来?”
“其实我当时也很矛盾,一方面觉得它不值那么多钱,另一方面又想着毕竟是上千年的东西,能保留下来就不错了。”
吴双说着,伸手指向墙脚位置,道:“那边那堆的可比这把差多了。”
陈松把手上的唐刀刀条递给回给吴双,上前对着那堆兵器堆翻看起来。
大大小小,乱七八糟的兵器堆在一起,但没有一把是完好的,上面都有一层厚厚的锈,全都已经被锈蚀得破破烂烂,甚至有些还出现断裂的情况。
陈松把这堆破烂不堪的兵器翻看了一遍,都没找到一把稍微像样的,兴趣缺缺地站起身,目光扫到其中一条棍状的兵器,忍不住眼前一亮。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05072/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0507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卷:翡翠原石之旅 第一百三十七章:武侠与江湖)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益鸟羽中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