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史事讲将- 第70章巴郡太守——董恢(1/1)

文/徐夏半生
史事讲将 | 本章字数:976  | 史事讲将txt下载 | 史事讲将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系统之逐鹿春秋唐醉天下枭雄美人传战国雄主三国之青州乱入白蛇窃民向往的宅村系统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巅峰权臣风流三国公主不要犟

董恢,字休绪,南郡襄阳人。关羽失荆州,刘备败于夷陵病逝后,董恢从襄阳进入益州,丞相诸葛亮南征四郡回来后,以费祎为昭信校尉出使吴国,恢以宣信中郎之职陪同出使。

董允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臣,董允为人非常的谦和有礼,总是平等的对待身边的人,让人很容易接近。有一年的春天,董允非常想念家乡,又因为长期不能回家,所以思乡之情更加的浓烈,于是就约了一些好朋友一起回家游玩,顺便看看家乡的秀丽美景,就在他们把所有事情准备好,准备驾车出发的时候,来了一个年轻人,这个人就是董恢。

董恢,非常仰慕董允的才能,才千里迢迢赶来的,董允立即热情的招待他,董恢能够见到董允,那是非常高兴,能够受到董允如此的款待,董恢也非常的感动,但是看到董允正要出门,而自己似乎耽误了他们的行程,非常的不安和愧疚,于是他便向董允辞行,借口说自己下次再来。

董允见状不让他走,坚持让他留下来,并说道:“我和朋友们出行是为了见面聊聊,先生不远千里来到我的府上,正是我们可以说话交流胡好时机,我怎么能错过这么一个好的机会呢?”于是,董允放弃了这次难得的回乡机会,那天晚上董允和董恢聊了整整一夜,可谓是相见恨晚。

董恢进入蜀汉政权后,曾经以宣信中郎将的身份,作为费祎的副手出使东吴。在一次宴会上,孙权喝得大醉,对费祎表示:“贵国的杨仪和魏延,虽说有过一些功绩,但不过是放牛的小人而已,却都得到了重用,权势不轻。如果有一天诸葛亮不在了,一定会成为祸根,你们这些大臣也非常昏聩,竟然都没有想到如何防备,又如何能为子孙的将来做好安排。”孙权的话令费祎非常惊讶,竟然不知道如何回答,只能无助地环顾四周。

这时,董恢看着费祎说道:“您快点回答他,就说杨仪和魏延的不和是个人恩怨,而都没有韩信、彭越那样的野心。如今我国正忙于消灭曹魏,统一中原,功业都由人力而成,事业由才学拓展,倘若抛弃这些有用之才,还要说是为了防患于未然,就等于是因为害怕风浪而先舍弃舟船,这分明不是什么好主意。”孙权听到此话,哈哈大笑。

孙权虽然是酒醉之言,但却说明了两个关键点,一是魏延和杨仪之间的不和已广为人知;二是孙权认为诸葛亮重用二人非常糊涂,虽然口中指责的是蜀汉群臣,但实际上却是在讽刺诸葛亮。对此,一向能言善辩的费祎居然哑口无言,幸好董恢机智,用“舍此不任,防其后患,是犹备有风波而逆废舟楫,非长计也”来回应,总算是化解了尴尬,也算是挽回了颜面。


状态提示: 第70章巴郡太守——董恢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章:第69章诣京使蜀——董厥 返回《史事讲将》目录下一章:第71章扶不起的阿斗——刘禅(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