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史事讲将- 第63章酒喻圣贤——徐邈(1/1)

文/徐夏半生
史事讲将 | 本章字数:1038  | 史事讲将txt下载 | 史事讲将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系统之逐鹿春秋唐醉天下枭雄美人传战国雄主三国之青州乱入白蛇窃民向往的宅村系统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巅峰权臣公主不要犟时空逆凰

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曹操时任丞相军谋掾、奉高县令、尚书郎、陇西太守等职。曹丕称帝后,任谯国相、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每任一官,皆政绩卓著,被赐爵关内侯,迁抚军大将军军师。后卫委以重任,为凉州刺史,持节领护羌校尉。在西北时兴修水利、广开水田,募贫民租之,致使仓库盈溢。同时移风易俗,整顿吏治。对诸胡羌戎恩威并施,皆愿入贡曹魏。是以州界肃靖,西域畅通。正始元年还朝任大司农,迁司隶校尉、光禄大夫,拜司空,百僚敬畏。终年七十八,谥曰“穆侯”。其人性嗜酒。据传,善丹青,作画已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时法令禁止酗酒,但徐邈常私下痛饮以至于酩酊大醉,校事赵达询问政事,徐邈称他是“中圣人”,赵达把这话传给曹操,曹操很是恼怒,度辽将军鲜于辅劝说道:“平常喝醉酒的人称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徐邈性情谨慎,这不过是酒醉胡言乱语罢了。”结果没有被判刑,徐邈后来任陇西太守,转任南安太守。

徐邈和羌人、胡人打交道,从不过问他们小的过失,但如果犯了大罪,先通报部帅。让他们知道,然后斩首以示众,因此深得百姓信服和敬畏。凡是朝廷赏赐给他的东西,他都分给将士,从不拿回自家。自己的妻子女儿却常常衣食不足。天子得知了很是赞赏,便常给他家里提供衣食等物。他惩治邪恶,修正冤假错案,一州之内,秩序井然。

卢钦著书,称赞徐邈说:“徐公志气宏大,行为高洁,才识广博气势英猛。他的政治措施每当施行时,高尚、稳妥而不急躁;正直而不同流合污,广博、深远而坚守信约;雷厉风行却又能宽以待人。有人认为能清正公廉很难,而徐公轻易便能做到如此。”有人问卢钦:“徐公在武帝时代,人们认为他通达,自从任凉州刺史,回到京城后,人们又认为他特别,这是为什么呢?”卢钦回答说:“以前毛孝先、崔季珪等掌管政事,尊崇清正廉素之士,当时官吏们热衷于更换布衣以猎取高名。而徐公仍一如既往,所以人们认为他通达。近来天下崇尚奢侈、豪华。于是大家又竞相效仿,而徐公仍不为所动,不随波逐流,所以前日的通达,就变成今日的特别了。这是因为世人总是随波逐流,变化无常,而徐公秉性高洁,持之以恒。”

当初朝廷以徐邈为司空,遣侍中郑袤宣旨,徐邈坚决推辞。等到后来晋武帝司马炎遣五官中郎将国坦拜郑袤为司空,郑袤说道:“当初魏以徐景山为司空,我就任侍中,受诏传达使命,拜徐公为司空,徐公对我说:‘三公应该上应天心,受诏任非其人。的确很伤和气,不敢以快死之人,连累辱没朝廷。’最终没有接受任命。遵循高雅君子的足迹,是可以不接受的吧!”同样坚决推辞,很久之后才被允许。


状态提示: 第63章酒喻圣贤——徐邈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章:第62章广开水渠——胡质 返回《史事讲将》目录下一章:第64章忠义尽节——成公英(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