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史事讲将- 第32章计取汉中——黄权(1/1)

文/徐夏半生
史事讲将 | 本章字数:1191  | 史事讲将txt下载 | 史事讲将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系统之逐鹿春秋唐醉三国之青州乱入白蛇向往的宅村系统战国雄主巅峰权臣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时空逆凰科技三国窃民北洋之华夏帝国

黄权,字公衡,巴西阆中人,三国时蜀汉将领,后归曹。

黄权何许人也?少为郡吏,州牧刘璋召为主簿,在刘备入蜀前黄权是刘璋的主簿,“时别驾张松建议,宜迎先主,使伐张鲁,权谏曰‘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闭境,以待河清。’”可见刘备入蜀黄权是持反对意见的,原因是刘备有骁名,李贤注说“骁,枭”二字通用,也就是说刘备是枭雄。

黄权在最后时刻还拚死抵抗,直到刘璋投降才降先主,“及曹公破张鲁,鲁走入巴中,权进曰“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於是先主以权为护军,率诸将迎鲁,”可见夺汉中的计策是黄权出的。刘备在这里对这个宁死抵抗的敌人授予官职,并且对他的计策深信不疑,确实达到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境界。

夷陵之战是刘备政治生涯的悲剧结局,在这场战争前,黄权劝谏“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可见黄权不赞成这场战争。可惜先主一意孤行,以致大败。“先主引退。而道隔绝,权不得还,故率将所领降于魏。”黄权在最后还是没有做文天祥,这里不谈他的忠义问题,黄权降魏之后,“有司执法,白收权妻子,先主曰‘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待之如初。”大意是说执法人员把黄权的妻子儿子捉起来问罪,但是刘备认为是自己辜负了黄权,反而代之如初,这难道不需要极大的气量吗,这不需要对臣下的体谅吗?而黄权在投降魏国后,“蜀降人或云诛权妻子,权知其虚言,未便发丧,汉魏春秋曰文帝诏令发丧,权答曰‘臣与刘、诸葛推诚相信,明臣本志,疑惑未实,请须后问。’后得审问,果如所言。”蜀国有些降魏之人说黄权的妻子儿子已经被诛杀了,但黄权没有相信,说“臣与刘、诸葛推诚相信,明臣本志,疑惑未实,请须后问。”后来审问得知事实确实如此,臣与刘、诸葛推诚相信,明臣本志,这需要多么和谐的君臣关系呢?刘备军团的君臣之间的融洽关系可见如此。

黄权降曹以后,由于自己的突出能力,不断得到曹魏政权的重用,先是担任侍中、镇南将军、育阳侯,后来领益州刺史,景初三年黄权又升至车骑将军,仪同三司。黄权没有因为自己的降将身份而受到排斥,当刘备去世的消息穿到曹魏后,魏臣纷纷向文帝道贺,惟独黄权没有任何表示,曹丕知道黄权的心意,只是同黄权开了一个玩笑,也丝毫没有怪罪的意思。司马懿对黄权也是非常器重,他在写给诸葛亮的信中曾经称赞黄权是个豪爽之士。景初四年,黄权去世,谥为“景侯”。

黄权在曹魏之时,官运亨通,施展了自己在蜀汉政权没有来得及施展的才能,但是黄权也有自己无奈的地方,那就是自己的两个孩子天各一方,其子之一的黄邕在曹魏继承了黄权的爵位,成了魏国的大臣,另一个留在蜀汉的孩子黄崇,被培养成了自己所效忠的曹魏政权的死敌,后来担任尚书郎,在绵竹之战中同诸葛瞻父子一起战死疆场,一对父子、兄弟最终成为了敌人,这不能不说是个乱世的悲哀吧。


状态提示: 第32章计取汉中——黄权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章:第31章中山恭王——曹衮 返回《史事讲将》目录下一章:第33章谋立曹彪——王凌(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