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970章 显摆(2/2)

文/江山不落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本章字数:1199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txt下载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振兴东汉三国大骗子我没想当大剑豪啊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蜜色甜婚:总裁爹地送上门精灵之开局假装天王神秘复苏之开局就无敌(魔改神秘复苏)双面人生之我在明朝当驸马重生北宋之杨家九郎我能看见秘藏特种兵之全能系统大唐第一枭雄
最重要的战斗机。

直至今日,它仍然是产量最多的战斗机,大约有35,000架;me209战斗机,则打破了活塞螺桨飞机平飞速度的世界绝对记录;梅塞施密特公司也制造了世界第一种服役的喷气式战斗机…

在梅塞施密特博士最煎熬的时刻,是张汉卿主动伸出了援手,通过德国政|府以人才引进的方式把他聘请到成都飞机厂,给中国升级战斗机。

这位理工科的博士,给中国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并在歼-1的基础上,成功地设计出符合中国需求的第一架轻金属机构的新式战斗机“歼-2”。他的贡献不仅仅在此,而是通过设计此型号,为中国培育出一批能够接得上手的飞机设计师,从此中国走在了战斗机发展的快车道…

引进尖端军工人才并不意味着巨额的军事投入。在人才引进和技术更新方面,张汉卿舍得花钱,但并不意味着他现在会把产出上马,只是用军费建造大量的军工企业,分门别类,设施齐全。

但在最初,却是让它们生产民用物品,如北方重工集团虽然是造坦克及各种装甲车为目的组建的,但是现在主力却放在拖拉机与汽车的生产上;

武汉造船厂能够大量生产中国现役潜艇、驱逐舰与炮舰,其民用船只的建造却占了业务量的九成以上;南昌发动机厂虽然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飞机发动机制造商,却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车船用发动机上…

一是国家经济发展亟需这些东西,二是在大量制造的过程中提升技术水平,为以后的井喷储备力量。

技术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在中国各行各业的力量与外国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时,大规模地制造一些很快就要淘汰或者必须升级的产品对国家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因为张汉卿早就想建造更大的军舰,那么“汉口”级这样只能在内河逞威的炮舰在国家统一后已无存在意义,而“九江”级驱逐舰只能作为近海巡逻使用而无力进行海上决战的军舰造再多对海军力量的提升也没有多少好处。

同样,无论是战斗机还是轰炸机,它们都还相当原始…

所以海空军的军费使用方向顺序为军校(技术官兵的培养)、工业技术引进、相对来说淘汰不会太快的兵种如高炮部队、海军陆战队、岸炮部队,以及潜艇,然后才轮到水面舰只。

这也是中国海军投入巨大但效果不彰的原因之一,无它,张汉卿着眼点在未来。按照“宁可人等武器,不可武器等人”的想法,无数优秀的舰船指挥员被培养了出来,只等待国家财力允许后的井喷。

这个想法不错,但是前提是在此期间不发生大的战争。

按照张汉卿的想法,历史上经历了直、奉、皖系军阀大战、北伐、中原大战的中国是在因内战而元气大伤的情况下被日本人钻了漏洞的,就那样在起初他们还遮遮掩掩不敢相信。

现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远好于正史,也优于日本,所以类似于“九一八”那样的大战会不会延迟暴发一直是他思索的,他也想在此之前多在经济上进行补足。越是经济发达了,日本人先动手的概率就越小。

当然他从来没抱有两国能够善了的幻想:就冲着日据台湾、大连,以日本人的脾性,他们没经过打痛,是不会吐露口中的肥肉的,只是最好的战争是由中国首先发起,那时候一定是中国认为最合适的!


状态提示: 第970章 显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970章 显摆(2/2) 返回《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目录下一章:第971章 启动(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