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94章听黄调(2/2)

文/江山不落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本章字数:1169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txt下载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振兴东汉三国大骗子我没想当大剑豪啊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精灵之开局假装天王神秘复苏之开局就无敌(魔改神秘复苏)双面人生之我在明朝当驸马重生北宋之杨家九郎蜜色甜婚:总裁爹地送上门我能看见秘藏特种兵之全能系统大唐第一枭雄
>老师如此,门生也不简单。在章太炎被软禁后,冒着危险来探望的不计其数,其中就有黄侃,他还主动要求留下来伴宿。这一点,让张汉卿颇为心折。左右无事,去逛逛也好,顺便看看名人。

黄侃的名望真不是吹的,座无虚席不足以说明其讲课的吸引力,连窗外都挤满了慕名而来听课的学生。越是如此,越发勾起张汉卿的兴趣来。在大学里能做到这样的,说明其授课自有异于常人之处。

有朱光沐作伴,本身又灵活强健,终于从后门挤了进去。教室里豁然开朗,黄侃真人也出现在眼前。看起来斯斯文文的,戴着一幅眼镜,其貌并不扬么。

听不见他的声音,因为此时正面的观众都在高声念着什么,抑扬顿挫的很好听。一开始咿哩哇啦不知说什么,静一会儿好像大家都在读古文:“…故魏文称:‘文人相轻’,非虚谈也。到如君卿唇舌,而膺欲论文,乃称‘史迁著书,谘东方朔’,于是桓谭之徒,相顾嗤笑。彼实博徒,轻言负诮,况乎文士,可妄谈哉!故鉴照洞明,而贵古贱今者,二主是也…”

这段书选自《文心雕龙知音第四十八》,据说是黄侃的拿手好戏。张汉卿也就抱着姑且来之,姑且听之的想法,容大家把嘈音释放完,权当是来捧场了。听讲座么,一堆人在那里念念有辞干什么?就像听演唱会旁边有人在同步哼曲调一样让人烦燥一样。

一段话念完,张汉卿洗耳恭听,要见识一下这位名闻北大的才俊讲课的水平如何之高,却听黄侃放下教本,一本正经地说:“这段古书后面隐藏着一个极大的秘密,对不起,专靠北大这几百块薪水,我还不能讲,谁想知道,得另外请我吃馆子。”

台下有人嗤嗤笑个不停,有人在小声说:“又来了!”

这几乎是黄侃的专利了,一学期下来,总会有很多次这样的场景。因为他有个“馋嘴”的毛病,经常变换借口要他学生替自己买单。黄侃学问是很高的,因此脾气也是有的,这也许是那个年代文人的通病,谓之骨气也好,秉性也罢,总之众多学生是见多了,不以为怪,知道在黄侃老师这里,“有菜一切好说,无酒寸步难行”。

张汉卿却不喜欢惯着这毛病。这年头,若说各行业最吃香的莫过于大学教授了:月薪动辄几百大洋,相比较当时普通家庭每月生活费用不过三四元,绝对是金领一级的存在;心情好就上课,心情不好就缺课,学校还要像菩萨一样地供着。像他后来被称为“三不来教授”:“下雨不来、降雪不来、刮风不来”,又岂是为人师表的大学教授所该做的?黄侃的好吃演变到后来就是让考试不及格的学生整酒席放行,还曾理直气壮地对校长说:“他们这些学生还知道尊师重道,所以我不想为难他们。”学问好又怎么着?除了对后世多增添些花边新闻趣事,对目前的中国而言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吗?

他另外还有一个很私心的想法,那就是要通过制造一场纷争,向老袁表达“忠心”,所以张汉卿很不客气地叫了声:“国家培养人才应是分秒必争,岂能为口腹之欲而耽误数十人的时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而不是以权谋私,黄师这样做,不怕玷污北大神圣的学堂?”


状态提示: 第94章听黄调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94章听黄调(2/2) 返回《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目录下一章:第95章斗嘴(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