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435章 皆大欢喜(2/2)

文/江山不落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本章字数:1148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txt下载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振兴东汉三国大骗子我没想当大剑豪啊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蜜色甜婚:总裁爹地送上门精灵之开局假装天王神秘复苏之开局就无敌(魔改神秘复苏)双面人生之我在明朝当驸马重生北宋之杨家九郎我能看见秘藏特种兵之全能系统大唐第一枭雄
长江沿线几大城市群也有不俗成绩,但是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经济区域却是以牺牲河北为代价产生的,是“万千宠爱于一身”而“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畸形发展。

天津作为直辖市经济的发展能力却连一个二线城市苏州都不如,甚至连地处内陆的重庆都比它有潜力得多,造成这样一个结果的原因是,北京作为首都承担了太多的经济功能,为了这个大而全的城市,甚至周边城市没有享受到它带来的辐射好处,连水都吃不上了。

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天津自古以来就是北方重镇,是京杭大运河线上的重镇,也是后来洋务运动后北方的重要商埠,地理条件得天独厚。进入民国后,无数达官显贵在这里的租界里落脚,他们带来的巨额财富一度让这里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就是其工业能力,也不亚于上海,远把排名第三的武汉甩出几条街。

孙逸仙国民党的财务来源是粤商和沪上银行团,直系的经济支柱是武汉三镇,奉系要想在经济上具有压倒优势,除了作为资源基地和重工业大本营的东北之外,这里也很关键。所以张汉卿振兴奉系的第一步,就是想把天津打造成为一个在工业实力上不逊于东北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资本已经陆续就位,就看人才能否为我所用,这也是判断奉系能否在关外站稳脚跟的风向。现在几位重量级的人物陆续加盟,让张汉卿志得意满。

没人知道他的简单的一句“在关内站稳脚跟”在奉系内部承受多大的压力,因为在欣欣向荣的局势下,奉系内部高层都倾向于立足关内。张汉卿的天津、秦皇岛大投资对他们来说非常的不保险,万一政治风向有变,军事上再不济怎么办?那辛辛苦苦的投入不就都便宜了别人!

凭心而论,他们的担心很合理,正史上奉系就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吃了败仗而逃回关外。现在,虽说奉系与正史上的现在不可同日而语,但在关外的驻军只有区区三个师,还要看着这么大的地盘。

可是张汉卿不怕。他也担心自己为他人作嫁衣,但是他更相信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道理。只要直系的主事人不发昏,他就不会看不到奉系的强大:东北工业和经济的大发展让奉军成为目前国内武装最好的军队,没有之一;东北军政大权都集中在张氏父子手里,包括中|央和外人都无法染指,这和其它派系内部貌合神离的状态完全不一样;关内北方地区一旦发展起来,更是奉系的助力而不是负担,他预料到未来一两年内奉军的大规模扩充是必然之数,以这种发展速度,光是关内的奉军就足以是直系的劲敌。只要奉系没有大的错误,像正史上的贸然发动战争以及随后战略失误导致的总溃败不发生,胜利的天平一定是向奉系倾斜的。

此外,他拟定的西北人民军即将在西北有大动作,将会有力地干扰直系的判断,也会极大地减少直系在京畿的驻军数量从而减轻奉军正面的威胁。而且,奉军的劲敌吴佩孚刚刚开始练兵,他的速度以可见的判断不会快过人民军和奉军的增速,只因为他的穷…

所以他大可以放心地在关内有大动作。

这也是打动梁炎卿最后一线担心的要素:雄心。?


状态提示: 第435章 皆大欢喜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435章 皆大欢喜(2/2) 返回《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目录下一章:第436章 球缘(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