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儿是自己的祖国,温暖的家庭,深爱着自己的丈夫,牙牙学语的女儿,如此幸福美满的一个三口之家,丈夫已经在国内拿到了博士学位,自己也在美国麻省理工拿到了博士学位,按照常理应该回到他们的身边,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在所有的人看来,这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同样作为科学家的丈夫董建军,更是注定了这一点。
另一边虽然在异国他乡,但是有着辉煌的事业开端,自己在科学的高峰顶端在徘徊,有这样好的导师,有这样世界一流的设备和科研项目,还有这样一只和自己合作的亲密无间的团队,留在这里很快就会取得科学领域的巨大成果,作为一个年轻的女科学家,这种机遇不是随时就有的,可以说是千载难逢。
从感情上说,应该回到祖国,用自己的学识来报答自己的母亲,报答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这应该是海外学子们最终的目标,这样的选择不但符合道德标准,也是普世的价值,而且这条路看起来也是辉煌的,有在国外取得这样好的成就,就有在科学领域奠定起来的基础,回国以后受到高度重视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对自己国家的了解,对周边环境的了解,对科研设备的了解,对当时体制的了解,都不能不让王玲子有所顾忌,一个刚刚从国外取得博士学位的年轻学者,怎么可能拿到顶尖的科研项目呢?即使能够拿到,哪里有巨额的资金支撑呢?有了钱能有一个这样默契的团队吗?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从来都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一定是一个团体或者是一个团队,经过艰苦努力,不懈追求的结果。
倘若一切条件都具备了,就是磨合一个科研团队,也是需要多少时间的,这么长的时间在这个领域竞争,这样激烈的情况下,将永远跟在别人后面爬行,这是让一个年轻的科研人员永远都接受不了的,如果在国内还是那样,默默无闻也就罢了,现在自己已经身处在这个岗位上了,距离科学的高峰就差那么一点点,难道就是为了世俗的偏见而放弃这大好的事业吗?难道就为了儿女情长而放弃了攀登科学高峰的伟大理想吗?
两种思潮,两种人生观,在方玲子的脑海里一直在纠结,甚至有时候是针锋相对,选择的烦恼让她寝食不安,这个时候方建军来到了她的身边。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0454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0454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22,不情愿的故事(四))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李和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