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倩倩脑子里有很多的疑问,希望从蒋菲菲这里帮她解开,悄悄的问蒋菲菲,“好妹妹,你们刚入学一个月,怎么比你们大两个年级的师兄,能和你们这么熟呢,而且还和其中的人谈起了恋爱,这也太神奇了吧。”
蒋菲菲知道她关心清风恋爱的速度为什么这么快,郑重其事的跟她说,“这有什么可神奇的呢?有一个社会学家统计过,世界上恋爱的人有一半是一见钟情,什么叫一见钟情?那不是一见面两个人就开始谈恋爱了吗?我们入学一个多月开始谈恋爱,还有什么可奇怪的吗?”
蒋菲菲的调皮,更引起了刘倩倩的兴趣,一见钟情的解释,更让他有点儿不自然了,刨根问底的问,“你别老蒙我了,我也是刚刚大学毕业,校园里这点事儿我比谁都清楚,相互之间隔一届还有可能发生接触,大两届的学生怎么可能和你们在一起呢?到底是什么机缘巧合让他们碰到了呢?只有相遇才能够一见钟情啊,不能说他们两个在校园上就互相看了一眼就一见钟情了吧。”
蒋菲菲一看自己没有把刘倩倩糊弄过去,只能够如实的和他说了,“我们这个班入学的新生真的有点可怜,学院里原来确定的辅导员出去进修,估计要一年多才能够回来,学院就从大三年级的师兄当中选择了两个人来做我们的临时辅导员,其中一位就是清风师兄,开学以后,我们又没有正式开始课堂的教学,而是作为第1批军训的学员,先进入了军事基地,所以和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两名辅导员了,清风师兄和我们接触多了,你说像我小妹妹这样的,不灵气又漂亮的学妹能够不引起他的注意吗?一来二去两个人就成了呗。”
刘倩倩听到这个理由觉得还说得过去,但是在那么多的新生和那么多的女生当中,两个人能够一见钟情也是很不容易的了,具体什么情况,刘倩倩本来想再打听下去,那样就显得自己太过于关心清风了,也容易暴露起出自己的这个小秘密,第一时间就暴露了自己的秘密,这不是刘倩倩的做事的风格,刚才议论的算是八卦新闻,所以刘倩倩赶紧转移了话题。
刘倩倩结束了长城之行,回到了广州,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繁乱的心情一下子就恢复了常态,但是那颗揪着的心仍然是思考着他们在一起的原因,对清风的关心,对清风他们恋情的发展,一直让她放不下心了。
和蒋菲菲的相识,成了她了解他们状态的一个重要渠道,刘倩倩很珍惜和蒋菲菲的这一段联系。两个人之间电话不断,有些重要的事情相互之间的email.也是往返穿梭。
和清风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这种关系,一直牵动着她自己的心。
蒋菲菲好像猜透了她的心思,在电话交谈的过程中,无意间总是把清风和江挽的恋爱进展情况,无意之间透露给她,好像是聊八卦新闻一样,蒋菲菲总是把事情原原本本绘声绘色的给他们描述一遍,刘倩倩也和他讨论起来没结没完,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都问得很清楚,就像两个亲如一家姐妹拉家常一样,没有任何的痕迹,也没有任何的隐瞒。
从蒋菲菲那里断断续续传来的消息,让刘倩倩慢慢的觉得,这件事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清风和他恋人的感情越来越深,这个世纪暖男对恋人的呵护是超乎人的想象的,而他的恋人也想和清风心贴心,江挽不但报名当了一名家庭教师,而且就在清风的教育机构里,很显然他要走一走清风曾经走过的路,感受清风的历程,进一步去体会恋人的艰辛。
清风更是体贴入微,每一次江挽到学生家去做辅导,清风都会推掉自己身上所有的事情,亲自到学生家的门口等着她上课完了,然后接她回学校,不用蒋菲菲再详细的描述,刘倩倩自己也能想象到,两个人在一起坐车往学校走的路上会发生多少浪漫的事情,一对恋人,在秋风秋色秋光中,找到了自己的甜蜜恋情,陪伴着自己温柔可人的爱人,在红叶的西山中穿行,在银杏大道散步,在古老的园林面前秀着恩爱,在风味的农家乐里煽情,一切一切的浪漫都会发生,好像是一幅画面,又好像是一个定型的电视剧,在刘倩倩的脑海里一遍又一遍的闪现出来。
刘倩倩自己也从这个感情里拔了出来,送给清风的只有真诚的祝福,祝福自己这位好兄弟能够在生活中更完美,在事业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爱情中得到最温馨的甜蜜,这就是一个做姐姐真诚的祝愿了。
心态的调整和变化了以后的刘倩倩,性格变得比以前更加开朗,胸怀也更加开阔了,大学毕业全身心的投入自己的事业,刚开始的阶段,要学习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虽然集团的业务这几年都在自己的把控之中,但是对集团的业务进行深入了解,她还是做不到的,医药行业又是技术创新特别快的行业,新技术新材料的飞速发展也给医药行业提供了创新的机遇,你不创新,别人创新你就等于退步,医药界的创新哪里有这么简单的事情了?特别是最近新技术的发展,让新的医药品种层出不穷,西药的进步也逼着中药向前发展,不适应这个发展的社会就等于自杀,刘倩倩深深的了解这个规律,也深深的理解这个残酷的社会现实,已经在经济大潮中变成了一个弄潮儿,还怕上海里掀起大浪吗?
最让她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0454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0454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122,有请刘倩倩(五))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李和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