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跷踢架是两人对抗的形式,比赛中双方踩着高跷互相对踢,使对手失去重心而掉下高跷,掉下者为负。
高跷赛跑的距离为50米左右,比赛中可跑直线,也可来回跑,每组几人至十几人不等,视场地大小而定,先到者为胜者。
还有高跷跳远主要是单脚踩高跷比赛跳远,这一比赛形式难度较大,优胜者会有奖励。
基诺族的所有活动都离不开鼓,即便是高跷比赛,鼓也是重要的道具,比赛的节奏用击鼓来操控,我们在这里欣赏了许久,深刻的体会到了少数民族业余生活的丰富多彩。
少数民族基本都小范围聚居在一起,他们的居住地很多都远离尘嚣,并没有繁华都市那般丰富的娱乐项目,也没有设施齐全的娱乐场所,所以只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发明出一些娱乐设备,设计一些娱乐方式,并不断地优化改进,使之越来越具备趣味性和技术性。这都是久而久之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非常值得去尊重和维护。
离开基诺族寨,接下来的目标是壮族村。
壮族村非常靠里,有一种隐世的感觉,由于我们俩都是故地重游,所以并不难找,远远地看到三个直耸的铜钱,便知道壮族村到了。
壮族是一个人口数量较大的少数民族,汉化程度很高,但是在云南这个神奇的地方,所有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都能够完美传承下来,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
壮族的活动是抛绣球,记得上次来这里的时候,我们朝着三个高高举起的铜钱眼抛了无数次绣球。
据说绣球穿孔而过可以带来好运,广场上散落着好多绣球,大家纷纷发挥着自己的臂力,遥遥一掷。如果绣球穿孔而过,便会激动万分,如果绣球脱靶那就再接再厉。
壮族的抛绣球是一项传统的娱乐活动,是壮族青年男女沟通感情的方式。
抛绣球作为娱乐活动时,男女分成两队,各站一边,各有一个裁判。其中一方向对方抛出绣球,对方接不住,要罚唱歌或表演节目。轮换抛出,互相罚唱歌,歌声此起彼伏,乐趣十足。
抛绣球作为联络感情的方式时,其抛法又有不同。男女青年相约到地头、河边,分作两方,拉开距离,互相唱歌,用即兴的歌声传达问候和介绍自家的情况,以及自己的理想、爱好、特长等内容。对歌中有问有答,情意渐深。姑娘们将自己的绣球,向意中人抛去,小伙子机敏地接住绣球又拋向姑娘。经过多轮抛球,小伙子在自己的绣球上坠上银首饰,抛向自己选中的姑娘。姑娘如果收下,就表明她接受了小伙子的追求。再经过对歌将情意表达得较为明确后,便会相约到僻静处聚会,为进一步接触和了解创造条件。
壮族村还有小绣球出售,陈诗怡兴趣十足地把玩着各种小绣球,好像很有兴趣的样子,我便买了一个送给了她。
陈诗怡接过我送的绣球,爱不释手地看着,看我的眼神都流露出了些许暧昧,羞涩地说了一句:“谢谢。”
而我很轻松自如地回了句:“不客气,拿着玩,乖哈。”
“油嘴滑舌,真讨厌。”
虽然她语言上有些责怪的意思,但口气却非常温和亲近。.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0405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0405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36章 故地重游民族村,端午活动乐融融)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梦飞九天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