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杂志刊登。
推出之后,立刻引起轰动。
七零年代末,内地兴起【伤痕文学热】,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
不过,《我们的田野》却一反同类悲伤、痛苦、愤怒的主题,而是肯定知青的贡献,剖析他们的心路历程。
因此比一味宣泄痛苦、哀伤、愤怒的伤痕文学,更具文学价值和思想意义。
再加上七七年,运动虽然结束,但余波仍未平息,保守思想还占上风。因此项南这篇,正迎合他们的主张,因此被大加赞颂。
《人民日报》、《青年日报》、《工人日报》等国内十多家报刊纷纷转载这一文章,并开展了对《我们的田野》这部作品的大讨论。
这一热潮,一直持续了一年多时间。直到七八年十二月份,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争论才渐渐平息。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状态提示: 1388【心里全是生意】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TXT下载地址:http://www.00kshu.win/txt/xiazai202269.html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02269/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0226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1388【心里全是生意】)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纪墨白谢谢您的支持!!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02269/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0226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1388【心里全是生意】)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纪墨白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