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他之前练手时投的三个反应,因为一直是给他们2倍加速的,所以实际反应时间差不多是12小时左右。
他掀开反应瓶外包覆的铝箔纸,想看下里面的聚合反应进行的怎么样。
反应瓶内已经析出了固态产物,绕着瓶子内壁形成了一个圈。
许秋对此进行分析:
12小时的反应时间,或许已经足够获得比较高分子量的产物了。
之前第二批产物中的不溶物质,可能是反应时间过长导致的。
看来又发现一个可以改进的方向。
……
周六,许秋在模拟实验室中尝试做器件。
没有调节太多参数,只是初步尝试,结果如下:
他的两个体系,1#样品效率最高5.02,2#样品最高5.91。
学姐的两个体系,3#样品效率最高6.47,4#样品最高7.38。
两人的效率都还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但10,现在还看不到突破的可能性。
不过,许秋目前的效率已经能够到在二区灌水的门槛了。
两条路,一条是在二区灌水,另一条是继续优化性能,争取搞个大文章出来。
选哪条路呢?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0216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0216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九十四章 氯仿提取)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肥美的韭菜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