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四郎却是刮了她的鼻子,笑着道:“傻丫头,应该反过来说,若不是因为你,我又怎么会有这样安宁的日子。”
析秋轻笑,只觉得心里暖意流动,环抱着他温暖而感动。
八月初十,春柳从来总管的家里风风光光的嫁出去,听说佼那边也去了许多的人,羊皮巷的宅子都嫌小了,金大瑞准备的人手不够用,碧槐回来和析秋说,析秋又让容妈妈带着府里的婆子去帮忙,这才堪堪将酒席办周全了。
晚上回来,析秋让容妈妈给去帮忙的婆子各人打赏了银钱,阖府一片笑闹。
第二日,析秋去了侯府,和大夫人商量:“娘那边可说了什么时候回来?”
大夫人这段时间两府里跑,唐老夫人身体还不见起色,她人也瘦了许多,听到析秋的话她回道:“昨天让唐妈妈去问过,娘说中秋节前回来,我和二弟商量过了,明天就派人去接她回来。”
析秋点了点头,问道:“沈姨娘呢?”大夫人目光一动,回道:“听说日夜照顾娘在山里得了风寒,回来后就请太医给她瞧瞧。”
析秋心中已经有了底,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接太夫人回来的时候,沈姨娘果然是病了,在二门口她见到了人,由两个婆子扶着脸色惨白毫无血色,不过十来日的功夫,人已经瘦的不成形,析秋看着一愣没有说话,点头道:“请了太医了,你回去好好养病,不要胡思乱想。”
沈姨娘说话的力气都没了,点了点头,她身边的锦绣回道:“多谢四夫人照拂,奴婢这就陪着姨娘回去歇着。”
太夫人停了脚步回头看了眼沈姨娘,眼底冷冰冰的摄人,但面上却是微笑着的:“回去吧,这些日子也辛苦你了。”
沈姨娘应是,有些瑟缩的样子,垂了眉眼应是,由丫头婆子扶着回去了。
“娘。”太夫人正要上油车,萧延筝的马车已经到了仪门口,她掀了帘子挺着肚子站在马车上:“您可总算回来了。”说着就要跳下来的样子,身后的萱姐儿也探头出来:“祖母!”娇滴滴的喊了声。
太夫人吓了一跳:“快扶住了扶住了。”说完就转身要去接萧延筝。
萧延筝却是无所谓的样子,扶着身边的婆子踩着凳子动作轻盈的下了车,又转头去看萱姐儿,太夫人和析秋以及大夫人走了过去,拧了眉头道:“你这么大的人,又怀着身子若是有个闪失可怎么是好。”
萧延筝挽着太夫人的胳膊,呵呵笑着转身朝析秋和大夫人问安:“大嫂,四嫂!”
析秋点了头,低头去看萱姐儿,萱姐儿才会走路,大大的眼睛像庞贵彬,皮肤白白的水灵灵的非常可爱,眨巴眨巴的看着析秋:“四舅母好。”又看着大夫人:“大舅母好。”这才一头扑到太夫人的腿边:“祖母,抱抱,抱抱!”
太夫人总算开了笑颜,欢喜的拉着萱姐儿的手,满脸的喜爱:“还是我们萱姐儿乖巧,不能跟你娘似的,越大越没了规矩。”
萧延筝捧着肚子跺脚:“娘!”却是满脸的笑容。
一行人回了太夫人的房里,太医也随后就到了,给沈姨娘开了药,说是风寒不过有些严重……析秋听着没有说话,等到晚上沈姨娘便开始高烧,烧的糊里糊涂的说着胡话,太夫人急忙让人又请了太医来,太医搭了脉又施针……
可沈姨娘第二天一早还是去了。
太夫人显得很悲伤,让人通知沈太夫人,沈家来了位面生的妈妈去看了沈姨娘仪容,只见前后照应的妥妥帖帖半点没的挑剔之处,只抹着眼泪说姨娘命不好福薄不能伺候侯爷,送了礼来便没有再说什么。
萧延亦就让人买了棺材,在西山找了一处地儿葬了,又让普济寺做三天的法事。
至此,沈家没有再来人过问,也没有说半句话。
析秋却是听萧四郎说,沈家当天就请了当初给沈姨娘看病的太医回去,细细问过沈姨娘的病情。
太夫人既然将人带去别院里,就一定前后考虑周全了,怎么可能会让沈家查出什么事情来。
沈姨娘的事总算是过去,可是二夫人的事却还在那里,萧四郎道:“先不着急。”析秋也明白,二夫人只要在一日,宣宁侯夫人的位置就是她的,沈家再有想法也不可能让萧延亦休了二夫人。
等到时机再挑了日子,公布二夫人的死讯。
“母亲。”敏哥儿下学拿了一封信:“这是德公公让我转交给您的。”
析秋眉梢一挑,接了信过来,是乐袖的字迹,她拆开信看了里头的内容,言辞切切从入宫之初步步惊心,圣上宠爱荣冠六宫,到今日的门庭虽甚却已见凋零之态,毫不掩饰心中的悲苦,看完有析秋无奈的叹了口气,却也无能为力,人已在局中便是现在想脱身也是不可能了,得了富贵荣华便要用一些东西去换,只不过她付出的比旁人多了些。
她收了信面露愁容,敏哥儿看着她问道:“娘,贵妃娘娘没事吧?”析秋也不瞒着他,回道:“说了一些人在局中的苦楚,到也没有旁的事,过些日子想开了就没事了。”
敏哥儿点了点头,回道:“她人很好,圣上对她也是宠爱有加,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析秋微笑的点了点头:“她对你照拂有加,又在文华殿添了好几位内侍,生怕你再受委屈又怕你吃不饱让德公公每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010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010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232 之别)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莫风流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