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郡王惊骇之余抱着孩子去护太后娘娘,祖母和孙媳一番泪别,场面一片混乱,候在一旁的侍卫包括萧四郎,没有圣上的首肯也不敢轻举妄动,眼睁睁看着两人哭诉,太后娘娘又是讨伐圣上种种恶行,便是连先帝的死也归结给圣上,甚至恶言而道:“当初先帝已立遗诏,你就算龙袍加身也是名不正言不顺!”
这句话戳到圣上的痛处,他目光一冷手臂挥出,侍卫们一哄而上要去擒拿住太后娘娘。
众人只是逼近,也不敢真正的动手,毕竟对手的地位可不是一般百姓。
太后娘娘连连后退,退至殿门之处,随在她身边的方嬷嬷就端了一盏油灯,太后娘娘接过油灯凄厉一笑:“圣君?我呸!我便是死也不会成全你的。”
说完,就将手里的油灯掷了出去,火油落在早就淋了桐油的门窗和门口垂着的帘子上,顿时火势便蹿了起来……
太后娘娘一边由抱着孩子的荣郡王妃扶着,一边由方嬷嬷扶着,四个人堵住了门口,熊熊大火腾腾烧了起来。
众人大惊,萧四郎负手而立于圣上身后,目光就落在太后娘娘的身后的殿内,就见一身穿灰色直缀,闷着面巾的男子,在浓烟滚滚中,飞快的走了过去,那只空荡荡飘在身后的衣袖,异常的显目。
他微微眯起眼睛,却没有任何的动作。
圣上命令众人救火,但火势却是燃烧的极快,太后娘娘唇角含着赴死的笑容,朝圣上投来讽刺的一眼,转身便带着荣郡王妃和方嬷嬷退去了殿内。
待众人扑灭了大火,殿内只剩下太后娘娘和荣郡王妃以及蝎子的尸体,荣郡王的尸体却是遍寻不见!
圣上大怒,命人搜查却在宫殿之后找到两条密道,一条早已经被圣上的人封死,一条却是从未发现的。
至此,这一场闹剧才堪堪收了场,但却只是开始,荣郡王再次从众人眼皮底下逃脱……
析秋明白,萧四郎什么也没有多做,是因为三爷有句话说的没有错:“在众人眼中,他依旧姓萧!”
但是,江南卫辉府,韩承已带人赶至,应天的兵马也到了常州,原以为大将未至闵家还有希望,却没有料到原本应去辽东的黄达,却是从天而降与阵前,黄达的能力大周所有人有目共睹,这么多年镇守辽东与蒙古交兵不止百次,纵有不足但却不能抹灭他带兵的能力。
而苗疆……在镇远总兵出兵之前,蜀中的三万兵马已于半个月前包抄过去。
析秋暗暗咋舌,听完萧四郎的话不由道:“四爷是不是早就查到三爷在苗疆,所以对此早已有了部署?”
萧四郎抿唇并未说话,过了许久才道:“苗疆这两年内部频有战事爆发,如此结果并不难预见!”
析秋听着点了点头,萧四郎看向她,问道:“今晚受惊了吧?”
“嗯。”析秋直言不讳,想了想道:“我没想到三嫂会有这番动作!”说着顿了顿看向萧四郎:“三哥没有下落,恐怕还会卷土再来,四爷有何打算?”
“不用担心他,只要丹蓝在我们手中,他便走不远!”
析秋明白他的意思,萧延诚身上有三夫人的下的蛊,不知道这样的蛊离开是不是有限日,譬如三日譬如两日……过了这个期限就会和徐天青一样备受煎熬,想到这里她又想到了徐天青:“三嫂身边的婢女还在不在?表哥身上的蛊定是三嫂身边的其中一位侍女下的。”
萧四郎毫不惊讶,他回道:“他们身边所有人都已经擒获,明日仔细审了便知。”
析秋点了头,她心里有许多问题,密密麻麻的却是一时无从问题,想了想她只问道:“四爷还有事要去做吧?您去办事吧,三嫂被制住,您不用担心妾身。”
“没事!”萧四郎淡淡的道:“等天亮后再去也无妨。”大势已定,余下的事慢慢善后。
只是不知道太夫人和萧延亦到底被萧延诚藏去了哪里,有没有危险……
析秋长长的叹了口气,虽然荣郡王暂时败了,但这件事却只是告一段落,后面还有那么多事要做,江南也好,卫辉也好即便是苗疆或是山东,那些在这件事中受苦受难的百姓,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结束。
萧四郎揽住她,看着她手臂上的伤口,语有愧疚的道:“都是我疏忽了!”析秋听着就摇了摇头道:“四爷已经做了许多的防备,府里的侍卫,还有三弟他们……若是没有四爷事先的安排,如今的局面只怕比现在更加的难看。”说着一顿又道:“蛊虫的事我们也所料不及,四爷不要多想。”
萧四郎没有说话,眉头依旧紧紧蹙着。
正在这时,岑妈妈在门口,紧迫的敲着门:“夫人,您去看看鑫爷吧,怎么叫也没醒!”
析秋听着心就漏跳了一拍,腾的站起来,她将鑫哥儿忘了,立刻拉着萧四郎道:“鑫哥儿刚刚受了惊吓,妾身去看看!”
萧四郎也紧紧蹙了眉头,随着析秋出门拐去了鑫哥儿房里。
岑妈妈几人围在床边上,鑫哥儿和上一次一样小脸惨白,毫无反应,她走过去探了鑫哥儿的脉搏,脉搏很虚跳动的也无力,她转头去看萧四郎:“四爷,这会儿街上能出去吗?”
萧四郎知道她要去请阮静柳,便回头吩咐门口候着的天诚道:“……你亲自去!”
天诚应是而去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010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010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188原来初稿待改)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莫风流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