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晁氏水浒- 第四百二十二章 百无一用(2/2)

文/藏剑翁
晁氏水浒 | 本章字数:1145  | 晁氏水浒txt下载 | 晁氏水浒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乱世摄政王洗白师曹贼休走一剑破道龙战长空明末破产自耕农无限电影之科幻霸主拈花特工抗日之暗杀之王护花特种兵工业大国明朝富家子
:“所有人都服兵役?”

晁勇点头道:“恩。”[

孙立摇头道:“我朝军队待遇优厚,多数人应该都没有问题,不过多数人应该都不会服兵役。当年狄青任枢密副使,朝中人便群起而攻。御史中丞王举正便直言,恐四方轻朝廷,可见人对武人的轻视。韩琦和狄青不和,韩琦寻事要杀狄青麾下焦用,狄青求情,焦用有军功,好男儿。韩琦却,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此岂得为好儿耶!因此斩杀了焦用。便是狄青那等武人,人都看不起,他们如何愿意做一个士卒?”

许多将士知道宋朝武人地位低,但是却不知这些典故,不过狄青大名他们也是听过的,听得孙立起狄青这般委屈,不由都面『露』愤慨之『色』。

晁勇环视众人,笑道:“你们知道我最看不起什么人?”

马麟猜道:“难不成是人?”

晁勇点头道:“接近了,我最看不起的便是书生,百一用是书生。那些只知道读死书,又觉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人。多少人一辈子都在读书赶考,明明考不上,却不事劳作,想着一步登天。宋朝搞出特奏名,更是让那些人乐此不疲。”

特奏名却是宋朝科举制度的一种,考进士多次不中者,另外造册上奏,然后朝廷出一些简单的题目,让他们考,考中的特赐科出身,因此唤作特奏名。

孙立点头道:“这也是宋朝优待人的举措,明明是科举选拔人才,却搞出这不伦不类的特奏名来。只要考的次数多了,便能降低难度。宋朝几时这般优待过武人。”

晁勇笑道:“那等屡次不中,却还要赶考的人,便是让他们偶然中举得了官,只怕他们第一件事就是把多少年花费的钱财捞回来,如何会用心做官。而且这些人,啃了一辈子死书,又如何能懂政事。前些日子,我在东京便见了不少白发举子,我便有了这个想法,只是念其中不少人长途跋涉了东京,又是被我们突然封在东京,才没提这个建议。等到下次科举,超过三十五岁的人便不准参加。让那些用之人早早改行做些营生,免得徒耗朝廷人力物力。”

限定参加科举的年龄,取消恩客,这两个措施一旦实施,即使不能朝廷打压人,但是也可明朝廷不会和宋朝一般优待人。

孙立虽然觉得这两点都不错,但是也不得不道:“太子这两项举措恐怕会遭到人的抵制吧。”

晁勇笑道:“我不需要所有人支持,只要一部分人站在朝廷这一边就成。难不成这世间真有人可以一呼百应,号召所有人抵制朝廷不成?”

孙立闻言,摇头道:“这倒不会,人多口杂,人一旦多了,便不可能统一意见,更遑论抵制朝廷这种大事了。而且当今世上也没什么豪大家,最出名的大概也就是程门立雪的杨时了,不过他也就能影响理学学派的一些人。”

晁勇知道程门立雪这个典故,却是忘了主角叫什么了,闻言道:“杨时在什么地方为官?”

孙立道:“他早年曾经告发过蔡京,因此仕途不顺,一直在江南做知县。也在江南开馆授业,教了许多门人出来。”

晁勇对这些学派却是没什么了解,因此对杨时也没什么兴趣,听得还在江南之地便不再多言。

精彩:

小说网


状态提示: 第四百二十二章 百无一用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四百二十二章 百无一用(2/2) 返回《晁氏水浒》目录下一章:第四百二十三章 驱赶百姓(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