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少帝成长计划- 第0270章 改元正武(3/3)

文/中丞佐吏
少帝成长计划 | 本章字数:1369  | 少帝成长计划txt下载 | 少帝成长计划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暧昧都市之掌控师民国二十六年我来自未来锋火鹰扬古代混血儿系统版三国唐煜本纪乱世摄政王北洋雄鹰绝色凶器征服蛮荒重生北宋之杨家九郎少女时代经纪人

也就是说:刘弘要想让自己的皇位传承,即‘兄终弟及’合理合法,就要证明刘恭的状况,完全无法满足‘父死子替’的要求。

说白了,就是刘弘要证明刘恭没儿子!

虽然看上去,这件事颇有一丝‘证明你妈是你妈’的意味,但对于刘弘皇位来源的合法性而言,这件事至关重要。

很显然,作为负责礼制部门的奉常卿,刘不疑清楚地知会了刘弘地意图。

“奉常臣不疑启奏陛下:先大行皇帝讳恭,太祖高皇帝十二年,孝惠皇帝幸宫女无名氏;孝惠皇帝元年冬十月,先大行皇帝诞,其母亡;先大行皇帝过继于太后膝下,立为太子。”

“孝惠皇帝八年,帝崩于未央,太子恭祭拜高庙,继承大统。”

“先大行皇帝四年,帝崩未央,年十二;未壮、未冠、未立皇后、未有后嗣。”

“大行皇帝崩而无嗣,吕太后以‘兄终弟及’之理,乃迎常山王义继大统,至今五载···”

言罢,刘不疑便深深一拜。

到这里,刘弘地皇位合法性,才得到了朝堂的背书:先皇帝刘恭确实是没有儿子,所以刘弘才按照‘兄终弟及’的准则,在吕太后的主持下,坐上了皇位。

合法性确定,接下来的,自然就是最后一道程序了:为先皇刘恭的皇帝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就见刘不疑静默片刻,待朝臣百官都消化先前的话,方再一拜。

“大行皇帝崩,至今已有五载;然大行皇帝之定论,却因吕氏乱臣之由而久未论定。”

“今奉常臣不疑、丞相臣食其、御史大夫臣苍等,昧死百拜,以奏陛下。”

“先大行皇帝年八岁继承大统,临朝四载,天下无有大变;及至先大行皇帝四年,大行皇帝听信贼子夏侯婴谗言,因过继太后膝下之事,质问于吕太后当面。”

“吕太后斥之,大行皇帝复问于故皇帝太傅安国侯陵,得知其母之死,乃生育之疾难;大行皇帝愧不能已,抑郁而亡。”

面不改色的说出这段,与殿内众人所知截然不同的‘往事’,刘不疑面色稍一肃。

“故臣等以为,先大行皇帝之盖棺定论,以年幼登基、年幼夭亡;心怀孝善,知错而愧为考。”

“谥法云:执义扬善曰怀,乃称人之善;又慈仁短折曰怀,乃短未六十,折未三十。”

“臣等意:谥先大行皇帝以‘孝怀’,当为宜···”

刘不疑话音刚落,审食其、张苍等三公九卿齐齐出身,对御阶上的刘弘一拜:“臣等附议。”

就这样,历史上苦命的前少帝刘恭,在刘弘地争取下,终于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定论:汉怀帝。

“准。”

对于便宜老哥抢走蜀汉后主谥号这件事,刘弘没有丝毫愧疚感。

——爷们儿都穿越过来了,还有没有三国,都得两说!

真计较起来,四百年后,刘备没准是某个工厂里的纳鞋工都不一定。

至于将刘恭之死扭曲成这般模样,那自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吕后不能有错~

在这个先决条件下,在刘恭之死上稍微上一点春秋笔法,也就是题中应有之理了。

说起来,刘弘能如此轻松地‘篡改历史’,还得谢谢陈平刺杀刘启之时,动用的那个刺客了。

——作为皇家档案室的石渠阁,居然出了一个刺客!

有了这件事做前提,再刚正不阿的史官,都顾不上质疑刘恭的死因了。

他们现在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从廷尉大牢中脱身,并洗清自己‘意欲行刺’的嫌疑。

前少帝的问题解决了,还有一个历史遗留问题,需要刘弘借着大朝仪的机会解决掉。

——登基五年,刘弘为啥还没改元元年?

或者说:在‘汉怀帝’刘恭新鲜出炉,让‘汉高后’前四年消失的情况下,刘弘要如何解释后面的五年。

这件事,就不是多麻烦的事了。

“朕年少登基,朝政持于吕氏乱臣之手,竟使改元之事遗至今,此朕之不敏。”

“诏命:以今岁壬戌为元年。”

“年号——正武!”


状态提示: 第0270章 改元正武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0270章 改元正武(3/3) 返回《少帝成长计划》目录下一章:今天暂且一更(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