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刮过长街。/p
呼啦!/p
覆盖着泓玉街两旁园圃的草铺全都向上掀起。/p
露出了牡丹梅杏桃莲桐菊茶桂芍药等时人所爱赏玩之花。/p
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阵充满惊讶与激动的欢呼,就见在牡丹花的率领下,长街两侧的群芳,竟顶着严寒与冬雪,迎风绽放。/p
一时间,群芳绚烂,争奇斗妍。/p
随着百花绽放,百姓们眼底深处的伤悲之色,消散殆尽,喜气洋洋。/p
再望去时,街头花丛中,已不见了那个白衣僧人。/p
“我想起来了,之前听东来客栈的伙计孙阿牛说过,‘广元坊中怪婴啼’其实是个妖怪,差点把他给吃了,后来被一名白衣高僧救下。”/p
“我也想起来了,前不久在城北开香楼招婿的顾家大小姐,听说一直在重金寻找一个年轻僧人。”/p
“说起来也怪,我家住在伏牛坊,全家一直噩梦缠身,直到有天晚上突然听到僧人诵经,后来就再没做过噩梦!”/p
“还有城里那个飞马帮,前段时间从帮主到帮众全都吃素拜佛,竟然坚持了好久!”/p
“太守小姐要出家,山神庙前百花开……现在看来,也全都和这位高僧有关啊。”/p
“可是这位高僧究竟什么时候出现的?他又住在哪里?为什么完全没有印象……”/p
……/p
“所以,佛铃遮蔽天机,只能挡住那些心怀恶意的有术之人,广元郡里的百姓,却都已经知道小僧的存在了。”/p
周逸仿佛自言自语,又仿佛在对身旁的小狸奴说道。/p
距离他拜访太守府,已经过去了好几日。/p
这些天里,一个来无影去无踪,凭一己之力,解决了郡府四大怪事的神秘僧人,已在郡府坊间悄然流传开来。/p
随着新岁临近,远游之人纷纷返乡,街面上宝马香车,络绎不绝,酒楼饭庄,勾栏瓦舍,百戏之馆,各种小摊子,也都热闹起来。/p
有关那个僧人的故事,也很快演变出了各种各样的版本,有行侠仗义版,斩妖除魔版,劫富济贫般,英雄救美版,乐善好施版……通过说书人,唱曲者,杂艺伶人,等等不同渠道,飞快传播,且愈演愈烈。/p
周逸对此也十分无奈。/p
“乐善好施……拜托,你们才是施主呀。/p
不过,这佛门布施之法,真的必须一尘不变吗?/p
既然诸法无相,那佛门经义,自然也当随时局而变才对。”/p
周逸没有继续想下去。/p
修善经义什么的,离他还有些遥远。/p
眼下他的头号目标,便是找到方子期。/p
“小猫咪我问你,在这座郡府里,在我们出发之前,你还有没有想要见的人?”/p
“喵!”小狸奴果断摇头。/p
周逸笑道:“真的?”/p
小狸奴继续点头:“喵!”/p
“也罢,小僧却有一位小兄弟,刚到广元郡,临走之前,再见他一面吧。”/p
……/p
“冬至要数九,日长有一线。/p
一九和二九,相唤不出手。/p
三九二十七,笆头吹角栗。/p
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霜露。/p
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p
……/p
八九七十二,黄狗相阳地。/p
九九八十一,犁耙一起出。”/p
……/p
天蒙蒙亮。/p
广元郡,大束坊,老柳巷。/p
某间狭小的私塾中,十来名穿着破旧棉袍的蒙童,摇头晃脑,大声念诵着。/p
他们念诵的,并非书卷里的内容,而是那位先生自编的童谣。/p
虽朗朗上口,生动有趣,可蒙童们却都无法理解它究竟表达了什么样的涵义。/p
也亏下了一夜大雪,天寒地冻,冰刀子般的冷风刮过纸糊的窗帷,吹得小童们面红耳赤,方才没有念睡着。/p
还有另一个让他们异常清醒的原因——外面那个据说昨晚就来拜师的大哥哥,小腿已经完全埋进了雪地里。/p
天呐,方先生这么厉害这么有名吗!/p
有人为了拜他为师,竟然真的在雪里站了一宿!/p
小童们心不在焉地念着,目光却不时向窗外雪地里瞟去。/p
“不准东张西望!都给我认真念!”/p
身穿一件灰色旧棉袍的方青喻正襟危坐,单手执卷,挡住面孔。/p
他看似目不斜视,实际上,却也和堂下的童子们一样,不时瞟向窗外的少年。/p
“竟然还不走?”/p
方青喻迟疑许久,放下手里的书卷,背负双手,悠悠然向外走去。/p
他前脚刚走出学堂。/p
“哗啦!”/p
早已按捺不住的童子们,争先恐后冲到窗口,指指点点议论纷纷。/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98848/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9884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百三十章 名传广元郡,临行别故人)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寒武刹那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