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是想多考虑一阵,”不管是不是迷恋徐区长,女人都不得不承认,区里也真的没做差什么——事实上,在场的散户心里都清楚,这次是被大户忽悠了,所以她只能强调一点,“除了贷款,我们前期也花费了很多时间,认真地学习和考试。”
“区里也花费了很多资金,请来老师组织你们学习,至于考试,也是为你们的投资负责,”陈太忠冷冷地回答,“这个问题,你要是没有更深层次的阐述,那么……下一个。”
下一个又是疑似大户代表,见过了陈区长对前三人的提问,他也不说什么客套话,索姓直接发问,“既然区里都是为我们好,为什么报名不给个截止期限?”
“对啊,”旁边的人听了,纷纷地聒噪了起来,其实这个问题,才是在场的人最想问的,这一刻,散户和大户的区别都不重要了——大家只想要个说法。
“区里有承诺,给出报名期限吗?”陈太忠也不多说,就是冷冷地一问,“如果有这样的承诺,那就是我们做错了,但是……没有,下一个。”
下一个就是最后一个了,也是个散户代表,他犹豫了好半天,才期期艾艾地发言,“陈区长,其实是有人误导我们了。”
“我很清楚,”陈太忠点点头,“但是误导你们的,不是区里,你们选择了相信流言,这个我真是爱莫能助,希望你们下次能睁大眼睛,知道谁是值得信赖的……你继续。”
这次区里果断中止报名,不选择让步,原因固然很多,但是有一点,是他跟徐瑞麟强调过的,那就是政斧公信力的树立,他抓住机会,肯定就要强调一下。
“但是……我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很差,”这位愁眉苦脸地发话了,“而且区里,也让我们伤心失望不止一次,我们走错了路,能给个悔改的机会吗?”
“啧,”陈太忠苦笑一声,无奈地摇摇头,“说实话,今天数你这个问题,让我揪心。”
重塑公信力,什么叫重塑?那就是以往的政斧,伤透了老百姓的心,所以老百姓宁愿选择相信流言,也不选择政斧——偶尔有一次政斧正确了,他们后悔了,该不该答应呢?
细细想一想,他还是狠一狠心,重塑公信力,不可能没有代价的,只有真正地疼上一下,大家才会记忆深刻。
就像商鞅变法的时候,多少人不相信,看到有人扛着柱子到了北门,真的拿到了金子,大家心里那个悔恨啊,为什么不是我去尝试?要不然那金子就是我的了——但是,金子并不是那些后悔者所失去的,原本就不该他们得,放弃了机会,那就放弃了收获。
所以陈区长轻叹一声,“池子也就荒一年,明年的苗种就多了,有经验的人也多了,大家养殖的成功率也高了……就像你们之前担心的,错过了,不一定是坏事。”
他是铁下心思中止报名了,但是听到那女人和这汉子的问题,要说心里没有纠结,那也是假的——贷款那玩意儿,是有利息的,北崇的老百姓,真的很穷。
“轮到我问了吧,”最开始跳出来、获得外卡的那老汉发话了。
“你问,”陈太忠淡淡地哼一声,事无不可对人言,我还怕你问吗?
正经是老汉有点挠头了,他要问的问题,前面的人都问了,犹豫了一下,他才问一句,“其实区里就没打算放这么多鱼苗给大家,是不是?”
这问题有点过于阴毒,有挑拨干群关系的嫌疑,陈区长一听就火了,“老汉你这才是胡说八道,区里从让大家报名到现在,总有二十天了,你们轻信谣言,那是你们的事儿,不能怨区里不诚心。”
这也真是北崇的群众,搁给外地人,陈太忠早就老大耳光子扇过去了,但是北崇不行,他自命父母官,就要忍受群众的置疑,还要尽量将他们引向正途——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这话回答得很有力,但是老汉是最后一个发问的,那就没有“下一个”,他又没有中止人家提问,于是老汉又问,“那中心的鱼苗满了,我们的池子空着,咋办?”
你们相信流言,那是活该啊,陈太忠好悬就蹦出这么一句话来,但是……终究是为人父母,他轻喟一声,“那就养点别的吧。”
“能养啥呢,种莲藕?”老汉冷冷一笑,“水泥池子里,长得出来吗?”
“你老汉就是个坏怂,”陈太忠一指他,索姓撕开面皮说话,“大家都不报名,可不就是你们胡乱串联宣传,想在截止曰期之前,把鱼苗拿走?最后哭的是散户!”
这样的话,徐瑞麟张不开嘴,但是陈太忠说,那是一点压力都没有,他一开始不说,只是不想激起大家太多的逆反心理罢了。
“陈区长你不能这么说啊,”老汉一听也着急了,这是不少人都知道的秘密,但是被人戳穿,他脸上也有点挂不住,“我老汉跟谁串联了,你举个人名出来?”
他是真没跟人串联,不过是消息灵通一点而已,没想到,这次却是吃了消息灵通的亏。
“我还跟你举例子?”陈太忠不屑地哼一声,若论不讲理,他是祖宗级别的,“看把你美得,行了,你多问一个问题,先闭嘴吧……你们五个,谁还有问题?”
“我有,”唯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979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979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3863-3864 以一当百)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陈风笑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