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些,秦君驷还亲自点了一把火,焚烧附近的一块枯草地。
上古的农业大抵实行刀耕火种,一年的农事始于烧荒,人民为劳作而紧张,因憧憬而激动,把烧荒看作是丰收的前奏,要举行欢快而隆重的仪式。
《礼记·郊特牲》记载:季春出火,为焚也。
说的就是古代出火烧荒仪式。
由谁把妥善保存了一冬的火种引到野外,点燃烧荒的第一把火呢?当然是那位责无旁贷的火正。
到了秋季,大火昏见之后,还要举行“纳火”的仪式,把火种收藏起来。
然而,这个时代的火正主要还不是从事农业的实际官员,而是从事祭祀的宗教大巫。
古人对天象的有规律运行感到不可思议,总是觉到有一只“上帝之手”在操纵着自然和人事活动,大火的运行也不例外。
况且自然界有风雨雷电,人世间有丰歉祸福,为了祈求上天赐予人世以永远的福祉,于是有祭天的仪式。
祭天时要杀牲,贡于柴堆之上,将柴点燃,让牲肉的焦香伴随着清烟飘上云天,天帝闻到人间烟火和肉的馨香,就会大发慈悲,赐给人世以和平安乐。
火正的任务,就是布置、点燃和守护祭天的柴堆,完成燎祭的仪式。
做完这些,秦君驷还要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议政殿上朝的。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9770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9770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0048章 郊祀)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迷惘的小羊羔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