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飞到女人面前,没来得及把碎娃放下女人就一把接了过去紧紧地贴在怀里直喊心肝宝贝。
众人围了拢来,当看到碎娃毫毛都不损一根时长叹道:“这只白鹤,真是救命菩萨啊!”
白鹤呢?人们这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白鹤已经离开了。
第二天,村里几个吃素的老太婆到建起不久的寿星庙上香,走进庙门转到后殿;忽然发现寿星菩萨旁边多了一只白鹤。
白鹤一只脚落地一只脚收起,收起的那只脚弯处流着殷殷的鲜血。
这不是昨天救碎娃的那只白鹤吗?碰到救命菩萨了,老太婆们连忙磕头跪拜。
原来,白鹤是天上的童子;奉玉帝之命前来服侍寿星老头。
那天,托塔李天王带来口信,说是有人送来了好酒叫寿星老头过去。
大人喝酒谈天,白鹤童子没事做就走出南天门;飞来飞去看仙女们织出的五彩云,七彩霞。
忽然,前面升起一团蘑菇状黑云,白鹤飞过去一看,才知是人间冒上来的黑烟。
黑烟处,屋在着火,许多人在忙乱,其中一个女人在地上打着滚,哭得死去活来。
人间有难,怎么办呢?白鹤童子想起寿星老头常说的话,想做菩萨,就要为百姓救苦救难。
于是,白鹤翅膀一展直奔而来;飞到时火已烧塌一半屋顶,救是没法救了。
可当白鹤听到孩子的哭声,什么也不去想;眼睛一闭闯了进去。
救人的白鹤转眼间成了菩萨,庙里和尚念着阿弥陀佛,木鱼敲得天响。
消息传散,善男信女纷纷前来顶礼膜拜,烧香祈福,香火旺得不得了。
这一切都是白鹤带来的,和尚发慈悲,拿出功德箱里的善款在原址上造起了三间新房送给碎娃家住;同时贴出告示上面写道:一直以来有庙没名,白鹤忘我救人胜造七级浮屠。白鹤菩萨归位这是天意,特取庙名“白鹤寺”以彰其德。
一场大火,招来了白鹤,小庙从此也出了名……
刘敏正在遐思,火爷爷、梁爷爷从寺庙里面走出来。
刘敏听了王三陈述的白鹤寺,让几十个随从来到这里的;大家伙在寺院的门口歇着乏,火爷爷、梁爷爷两人便进到里面去看。
这时候两人是看完寺院里面的设施出来向刘敏禀报的。
火爷爷来到刘敏跟前道:“幺妹儿,白鹤寺几个大殿全都闲着;可你现在是皇后,打寝这个地方叫人知道会闹笑话的!”
刘敏莞尔一笑,看向火爷爷和梁爷爷道:“二位爷爷跟敏子一同出京,还不知此行的目的?”
顿了一下扬扬手臂道:“此次微服出行,最大的目的是想让受儿见见民间的疾苦;知道皇宫以外老百姓是如何过日子,打寝白鹤寺不是一种最好的民间体验吗?”
火爷爷定定神道:“这个老奴明白!让受儿长长见识没有错,可住在寺院里面……”
“寺院里面怎么就不能住?”刘敏诘问一句:“火爷爷莫非忘记我们爷孙俩在长波山打柴的那些日子?”
火爷爷看了刘敏一眼没有吭声,长波山打柴的往事便就一幕幕展现他的脑海中了。
刘敏在刘二家时只有五岁,刘二的续弦肖红萍便就喝示她上山打柴。
五岁娃娃一般都在父母亲的怀抱中撒娇,刘敏却要背着柴夹子上长波山。
火爷爷看见刘敏瘦小的身影在山道上活动时,禁不住蹲在地上放声大哭;他觉得自己对不起刘敏死去的亲娘刘谟,让孩子受如此大的折磨。
第一次火爷爷将刘敏拽回刘二家,当着刘二和肖红萍面将二人臭骂一顿;还扇了刘二一记耳光。
火爷爷山刘二的耳光是想警告他不能虐待刘敏,刘二答应得钢巴脆;可他拿不了二房老婆一米四九肖红萍的事。
肖红萍当着刘二的面不敢虐待刘敏,背过刘二却对刘敏又掐又打。
刘敏受不了肖红萍的虐待,只好背着火爷爷上山打柴。
火爷爷阻止不了刘敏上山的步伐,只好跟在她后面暗中保护。
刘敏砍柴累了靠在石头上睡觉,口渴了喝的是山泉里面的水;肚子饿了会用自己带的小铁锅熬点稀粥充饥。
火爷爷一边看一边哭,现在想起来还是老泪横流。
可能是苦尽甘来吧,当年在长波山打柴的幺妹成了大宋的国母;可是晚上却要住进白白鹤寺里面。
刘敏见火爷爷眼泪汪汪,并没有改变主意;而是郑重其事道:“今晚就在白鹤寺打寝,自己生火做饭……”
白鹤寺的和尚青一方丈和几个小和尚收了火爷爷5两银子,忙前忙后地给刘敏一行在大殿里面收拾住处。
后殿前面的院子里早就架起了一口黑老锅,梁定爷爷在黑老锅一边的案板上施展手艺——捣鼓四川的铺盖面。
人说四川人一顿不吃米饭腰板子会疼,那只是一种传说;四川在春秋战国时属于秦地;那里的人同样爱吃面条。
梁鼎不但爱吃面还是制作面条的高手。
他在黑老锅跟前架起一张案板,从马背上的备用袋子里取出一个瓦盆;将瓦盆搁在案板上给里面倒上水开始和面。
梁鼎做这些事情时赵受益一直踅摸在他身边吵吵呵呵:“爷爷,你这是要干么啊!”
刘敏嘿嘿笑道:“爷爷要和面给大家做饭!”
“为什么要做饭啊!”小皇子不明事理地询问。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96848/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9684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447章:白鹤寺(1))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十里木樨林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