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408章:宋太宗(3)(2/3)

文/十里木樨林
章献明肃皇太后 | 本章字数:1870  | 章献明肃皇太后txt下载 | 章献明肃皇太后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风流三国三国之吕布天下神武九州志一品官人王牌凤妃明末破产自耕农启明星探案集走进唐朝庶子风流最强区小队忍校教师,我教书就能变强抗战烽火之护国系统
>当时,杨业部下只剩下一百多人,他本人也受伤十几处。可他对部下说:“你们都有父母妻子,白白跟我一块死也没用,不如及早逃走。报告皇上!”

众人感动得痛哭不止,都不肯离去,最后宁死不投降,战死在疆场。

同时殉难的还有杨业的儿子杨延玉、宋太祖皇后之兄贺怀浦、淄州刺史王贵。

尤其是王贵,当时已经七十三岁,作战勇敢;箭用完了,就用弓把子作战,杀死辽军数十人,直到英勇阵亡。

杨业身上受伤十多处,仍然坚持战斗,杀死辽军数百人。

按照《辽史》的记载,杨业最后转战到狼牙村(今朔县狼儿村)被包围。

因杨业在辽军中很有名声,辽军统帅下令只能生擒,不准杀死,所以,辽军很难抓住他。

杨业边战边追,之后,战马受了重伤,行走不便,他又退到树林中坚持战斗。

辽将耶律奚低望见杨业的战袍影子后,射了一箭,杨业中箭从马上摔下,这才被辽军俘虏。

辽主深知杨业的才干,几次派人劝他投降,杨业坚决拒绝了辽国的招降,绝食三天而死。

杨业死后,钭轸砍下他的脑袋,献给辽主报功。

宋太宗得知杨业死讯后,非常惋惜,追认他为太尉、大同军节度使。

潘美、王侁,刘文裕等官员都受到处罚,潘美被降官sān_jí,王侁、刘文裕都被撤除职务。

为了表彰杨业的功绩,宋朝又提拔了杨业的儿子杨延朗。杨延朗又名杨延昭,曾多次跟随杨业出征打仗。杨业攻打应州、朔州时,杨延朗担任先锋官。尤其是在进攻朔州城时,他被辽军飞射来的流矢穿臂,仍然顽强战斗,他在边防二十多年,辽军很怕他,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杨六郎(以南斗六星相比)。

但杨六郎不是排行第六。根据《宋史》排列顺序,杨六郎应为杨业的长子。杨延朗的儿子杨文广,曾在范仲淹帐下带兵,并跟随狄青南征。为了收复失地,他曾向皇上献出阵图及进取幽、燕的策略,但壮志未酬,抱病而死。

杨家将中的巾帼英雄也确有其人,杨业的妻子为折得扆之女;北地府州人,作战勇敢,善于骑射,曾帮助杨业立过战功。因折、佘同音,所以中称佘太君。

雍熙北伐的失败,尤其是失去肱骨大将杨业;宋太宗一下子心灰意懒,他将直臣寇准召唤跟前询问册立太子之事。

这时候的寇准已经是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宋太宗问寇准“立谁为太子”,寇准的回答让赵光义十分满意。

在封建王朝,储君是帝国制度中最微妙的一个位置。按照中国的传统,立为太子,即为储君,此时的太子离皇位仅一步之遥。但是,皇帝对于太子的态度是往往相当矛盾的。

一方面,太子是皇帝的接班人,另一方面太子又绝对是皇权的最大威胁。

什么呢?太子是干吗的,是预备皇帝啊!一把手干得好好的却有一个人在皇位下虎视眈眈。

只要皇帝出了任何意外,他就要接替你,成为帝国的主宰。虽然有父子血缘,但跟一整个帝国的利益比起来,亲情终究没那么可靠。

宋太宗在立皇储方面可谓伤透脑筋,为了诠释他那个子虚乌有的“金匮之盟”先立其弟赵廷美为皇储;可是那毕竟是假惺惺的装潢门面,唆视赵普给赵廷美罗列谋反罪名剥夺了一切职位;赵廷美喊冤死去。

赵廷美死后赵光义立大皇子赵元佐为皇储,但赵元佐一直为四叔赵廷美伸冤被赵光义废立。

赵元佐被废立后赵光义有立二皇子赵元佑,但不争气的赵元佐竟然自绝人世。

赵光义伤透了脑子,这时候赵元佐随天祥军斩杀了辽国于越大天王萧挞勇的首级,赵光义又想恢复他的太子之位;但赵元佐实在另类拒绝再做太子。

赵光义不得不向寇准问计,寇准这时候油滑得仿佛一条泥鳅。

太子皇储的册立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除了皇家的利益圈子外;还有朝廷的大臣们。

皇帝为什么警惕大臣的站队问题?一方面固然是对太子有本能的警惕,更主要的是怕这些唯利是图的大臣们撺掇太子心怀不轨。

于是,在立储这个问题上,对大臣而言,是极度危险的一道关口;历史上很多权势极大的朝臣,都倒在了立储这事上。

然而这道关口上走得最漂亮的,要数北宋的寇老西儿。

宋太宗在赵元佐拒绝回到太子高位上后一直未立皇储,这件事也一直是令太宗头疼的事。

联系到前面的太祖赵匡胤之死,其子德昭未能继位;太宗赵匡义以皇弟身分践祚,并且太祖之死还有“烛影斧声”之谜;也就是说太宗有杀兄夺位之嫌。

因此宋太宗传位就面临两个选择:立自己的儿子,还是立太祖的儿子。

当时一般大臣都讳言立储一事。大臣冯拯曾上疏请立皇储,被太宗贬到岭南。

从此朝野上下很少有人再敢议论此事。寇准刚从北地还朝入见太宗,太宗当时正患足疾让寇准看过伤情后;便向寇准问起应立谁为皇太子。

寇准已猜到太宗这次召见他的目的,他早已成竹在胸,但他并没有直接回答太宗的问题。

他告诉太宗:为天下选择国君,不能与后妃、中官(太监)商量,也不能与近臣谋划;应选择众望所归者立为太子。

太宗低头想了好久,屏退左右的人,轻声问道:“襄王如何?”

寇准心中暗喜,便顺

状态提示: 第408章:宋太宗(3)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408章:宋太宗(3)(2/3) 返回《章献明肃皇太后》目录下一页:第408章:宋太宗(3)(2/3)(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