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叶尊者是外道皈依而来,我们也是从天魔一道脱出,皈依佛门,这是一点渊源。佛身认真地开始细数。
迦叶尊者是禅宗初祖,我们皈依佛门之后,也更契合禅宗一脉法门,甚至得遇禅宗根本经典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妙音寺真正立下禅宗一脉根基,比起妙音寺的初代祖师来说,我们其实更像是景浩界的禅宗初祖,这大概又是一点渊源。
迦叶尊者现在似乎正在修行的关键之处,从阿难尊者的动作来看,他似乎需要大量的气数帮助修行,而我们我的修行若要有所成就,也必得收拢功德,积集气数,而由我等汇聚而来的功德与气数大概会通过法脉传承的联系回馈给迦叶尊者,这大概也是一点渊源。
有这三种渊源在,阿难尊者和迦叶尊者更看重我们一点,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顿了顿,他又道,当然,这仅仅只是我先前的一些猜测,未必一定准确。
佛身不想坑骗自己,所以他明说了,这真的就是猜测而已,当不得真。
迦叶尊者似乎需要大量的气数与功德帮助修行,仅仅是阿难尊者的猜测而已,从这一次的水陆道场来看心魔身沉吟了一下,忽然抬头,盯紧了佛身道,是不是另有缘故
佛身看向了沉默依旧的净涪本尊。
净涪本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闭上了眼睛,仿佛是在听着他们的对答,又仿佛全然没有注意。但佛身却也知道,净涪本尊确是在留心听着的。
所以他抿了抿唇后,道,从我接触到的那位迦叶尊者来看,阿难尊者的猜测可能有误。
心魔身也沉默了下来。
事实上,如果真的有人特意留心过那一场水陆道场中所有气运、功德来去,那他必定就能够发现,这一回水陆道场有多少气运通过祭祀流向迦叶尊者,就又多少气运自迦叶尊者那里传回,并没有多少损耗,甚至还更凝实了几分。
至于功德,就算该是迦叶尊者收下的,他也没拿走,统都留给了他与妙音寺。
就净涪佛身的感应结果来看,那部分属于迦叶尊者的功德落到他与妙音寺这里,同样是三七分。七分给妙音寺,三分归他。
所以说,从旁处流向迦叶尊者的功德气运到底会是个什么情况,净涪缺了准确信息,不太清楚,可就这一回水陆道场的功德与气运来看,却是真的没有多少落到了迦叶尊者手里。
真正得利是景浩界,是妙音寺,也是他。
而不是迦叶尊者。
也就是这个时候,净涪本尊掀起了眼睑,淡淡道,迦叶尊者是迦叶尊者,阿难尊者是阿难尊者,这两位,不能混一而谈。
心魔身和佛身回过神来,也都各自点头。
情况确实该如本尊说的那样。
而且看早先南海普陀山法会时候阿难尊者的动作,显然阿难尊者那会儿也是不太清楚迦叶尊者的情况而已,他所有的动作与安排都仅仅只是一个猜测和准备而已,到底能不能帮得上迦叶尊者,阿难尊者大概也不能确定。
故此,他们两人还真得分开来看。
净涪本尊又道,世尊释迦牟尼佛乃为万佛之师,他恩德遍及诸法界,大概也不会只在我们一人身上,疑神疑鬼的,没有必要。
佛身和心魔身又是一点头。
别说世尊释迦牟尼不会太在意他们这样的小蝼蚁,就算是在意,要拿他们当棋子,以他们的实力及手段,也挣扎不开。在那般巨大的实力差距面前,踏踏实实地担起棋子的责任,做好棋子的本分,也就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净涪本尊说到这两位尊者的时候,也是沉默了一阵,仿佛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述说。
佛身和心魔身仍在看在净涪本尊,看看他到底会是个什么说法。
净涪本尊目光一动,迎上他们的视线,便又继续道,阿难尊者早先确实对我们有所安排,但水陆道场过后,他很大概率会将这样的安排废弃。
佛身和心魔身想了想,仍然没有说话。
但不论是佛身还是心魔身,都觉得净涪本尊的用词甚妙。
起码那个“安排”就说得很是妥当。
净涪本尊一眼就看出了他们心里的想法,顿了一顿,还是解释道,阿难尊者对我们没有太多恶意,恰恰相反,他对我们更为友善。
净涪本尊甚是公允,也很是现实、理性。
他就算不太喜欢阿难尊者对他那接近谋算的“安排”,可也承认阿难尊者对他们的善意,承认阿难尊者为他们选择的道路确实很是适合佛身。
听得净涪本尊的这样说法,佛身先是点了点头,心魔身想了一下,也点了头。
没错,他们是得承认。
就算有些不喜,也该承认事实。
同样得承认的是,比起阿难尊者来说,他们还太过弱小,既回报不了阿难尊者的善意,也回报不了阿难尊者的“善意”。
至于迦叶尊者
净涪本尊又一次停顿了下来。
佛身和心魔身都看得出来,比之阿难尊者,迦叶尊者其实才更让净涪本尊难以评判。
净涪本尊自顾自沉吟了一下,抬眼望定佛身,说说看,你如何看这位迦叶尊者。
心魔身也同样转了视线过来看佛身。
如何看迦叶尊者这个问题对净涪本尊来说有些疑难,对佛身而言就不难了吗将这样的问题推到他这边来,先听一听他的想法
本尊可真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9573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9573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 92 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柳明暗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