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净涪和尚比起来,明显已经在他们心底烙下深不可测印象的归真和尚更得人信任啊。
余近和尚显然也和可和尚一般想法。
他固执地对净涪深深礼拜。
若是归真和尚指点他向净涪和尚求取其他别的什么难得的东西,余近和尚自然会有所犹豫,但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只需净涪和尚手抄,心灯灯火也是净涪自己便可制来,他哪儿还会迟疑
净涪见他实在坚持,便放弃了说服他的想法,一边扶起了余近和尚,一边找到归真和尚,暗暗询问。
“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与心灯灯火,真的有用”
归真和尚笑了一下,却也暗暗与净涪回话,“自然有用,此事关乎同参修行,我怎么会诓骗你们”
净涪又暗自问道,“请法师详解。”
归真和尚便说道,“你可知缘何这次法会你会与余近同参同在一处你可知缘何我们四人会有今日这么一会”
净涪心中一跳,面上却是丝毫不显,回问道,“难道不是自然而然”
还会是有人暗中安排吗
“确实是因缘巧合。”归真和尚意味深长地答道。
净涪准确地捕捉到了归真和尚话里的深意。
缘
他看了一眼普陀山的中央,从余近和尚那里收回的手悄然摸了摸怀中的那片紫竹叶。
观世音,观自在。
归真和尚见他明白,就没再遮掩,只与他道,“既然余近同参心中有所求恳,又能有缘来这普陀山参加法会,观世音大士自然有感,与他方便。而净涪同参你从世界中初初走出,于这诸天寰宇了解不多,正该有人与你解惑,为你引路。可同参有意走传法一道积攒功德、福德以求突破;我也正巧打一处小世界中归来”
净涪沉默了一下。
归真和尚细看净涪脸色,心下叹了一口气,暗暗问道,“如何可是觉得不甚自在”
净涪就苦笑了一下,笑容一闪即逝。
归真和尚又是笑了一下,才与净涪回话道,“且安心吧,观世音大士没有那般深究他人想法的习惯。”
“来这普陀山参加法会的不止是我们这些和尚,还有许多金刚、罗汉、菩萨,甚至还有道门、魔门的各位修士,若观自在大士真的做了些什么,他们怎么愿意踏上这普陀山的土地”
谁都有秘密。净涪有,他归真有,其他的金刚、罗汉、菩萨自然也有。观自在大士若真那般做了,他们怎么还会这般轻松自在
净涪默默点了点头。
“观自在大士也没有特意安排,他只让我等因缘汇聚而已。”归真和尚又道,“你也看见了,同一株紫竹上走下的同参早先是那般的多,但现下坐在这里叙话的,也就只是我等四人而已。”
“我等在此一会,确实是缘。但到底能不能将这段缘法延续下来,却又得看我们的性。”
净涪微微点头。
归真和尚这时看了看余近和尚,“说来余近同参能那般巧合正碰上你我,约莫也是因为他来这之前,曾特意在佛前向观世音大士求请过的。”
“但这纵然是他的缘法,也一样是净涪同参你的缘法。”
归真和尚最后提点了这么一句,就没再说话了。
净涪心下斟酌,只觉得这句话也有些许别的意味。
这时候,识海中的净涪本尊忽然道,大概会与你的修行有所助益。
我的修行
净涪默然自省。
他作为净涪三身之一的佛身,走的是佛门的菩萨之道。菩萨修学的阶梯有七个阶段,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他当前不过一个刚领受菩萨戒不久的和尚,正在十行境中的第一行。而十行中的第一行名为欢喜行。
欢喜行
净涪与归真和尚的这番问答说来话长,但实际耗用的时间却不多,在余近与可这两位和尚看来,这些都不过是净涪用来权衡与思量的时间而已。
不过就是一眨眼一抬头的工夫,净涪心里就拿定了主意。
他低低叹了一声,道:“不过是些许东西,予了余近同参你就是了。”
余近和尚一时大喜。
他身侧的那头猛虎察觉到他的心情,也不由得放松地甩了甩身后的大尾巴,笑弯了眼睛。
净涪微微摇头,动作却是不慢,直接就从褡裢里捧出了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递了过去。
余近和尚双手接过,慎重地放在身侧。
净涪又自褡裢里取出一盏空荡荡的石灯,在此间众人的目光注视下,手指快速掐过几个引决,然后往那石灯上引去,果然就见那石灯空荡荡的灯托上悄然无声地燃起了一朵莹白的灯花。
净涪看了一眼这石灯,便转手向余近和尚递了过去。
余近和尚自又连忙将石灯接过,然后连同那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道,尤其仔细地收入褡裢里。
一直到了这个时候,余近和尚脸上那隐隐的愁苦方才消减了两分。
在尚不知晓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与心灯灯火是不是真的有用的情况下,能消减去这两分愁苦已经是很了不得了,谁也不能强求更多。
可即便如此,见得那余近和尚稍稍放开的脸色,净涪心头也是一动,竟觉得眼前一片天光开阔,世界光净明亮。
欢喜,欢喜
他欢喜,我也欢喜,原来是这样的“欢喜”。
净涪微微闭上眼睛,眼睑侧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9573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9573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 44 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柳明暗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