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没睡好,早上上朝时候都晕乎乎的。工部有了暂时的代理人,逐渐恢复正常运作;多亏萧珉当年提出的东粮西调政策以及充足的粮食储备,陇西并没有因为旱情导致粮食匮乏。但百姓的生计和地方财政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西北多干旱,林君庭建议最好把经济中心进行转移,故此番大臣们商议的主题是西部开发事宜。还有西州众小国部落战火不断,西境涌入不少流民…我看着阶下,离我最近的位置,原本萧珉站的位置,空空如也,放眼朝堂,也没有见到他的踪影,心里好像缺了一块。
自刘琛一案结束,季泽生暂理工部后,萧珉真的安心做起乐府令来,派采风官四下搜集民歌,组织伶官排练新曲目,一心准备中秋晚宴的歌舞,不再强行过问朝中事务。看起来,我的贬官好像解脱了他一样。他这般潇洒自在,弄得我好生羡慕。
好在,最近没什么大事发生。
唯一痛苦的,就是批奏折。奏折之浩瀚,譬如大海,容纳百川,大到北疆边贸市场开拓问题,小到鲁国公家的婆媳问题,各式各类,应有尽有。
回想当日我还问萧珉,是否责怪我贬了他的官,他不怪我,我自己都怪自己。我这不是纯粹给自己找罪受嘛。有几次他进宫来闲逛,我正好在批奏折,便想哄骗他帮我,他凑过来,假意翻了两页,拱手赔罪“臣掌乐府之事,不便干预朝政,还望陛下恕罪。臣只想安安分分做好本职工作,存存钱,将来游历天下,去北境、西境看看那边的大好风光。“
唐大人那日进宫提出纳夫之事,后来倒没再提起,反倒是鲁国公,每日给我更新一份待嫁公子名单,人选范围并不局限在煦都城,南至东泗城,北至十幽山,各大家的名门公子无一幸免。
“衡阳卢家二郎,乙未年九月十七生,年二十有七……“我打了个叉叉,批注”太老,有代沟。“
“幽州陈家五郎,壬辰年九月廿一生,年十六……“我打了个叉叉,批注”太小,不成熟。“
“东泗刘家九郎,己亥年十二月十三生,年二十有三,身高八尺五寸……“我打了个叉叉,批注”太高,有压迫感。“
“九江范家三郎,辛丑年三月初八生,年二十有二,身高七尺五寸……“我打了个叉叉,批注”太矮,没有安全感。“
……
“邽州郑家大郎,丙申年八月二十生,年二十“,嗯,年纪相仿,”身高八尺一寸“,嗯,个子也和萧珉一般,”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皎如玉树临风前“。邽州郑家,好像在皇祖母的《四时田事》里见过,我来了兴趣,颇有些面基的冲动。
我思考了一下,在这位郑公子的介绍后边打了一个小小的勾,并写道“如此青年才俊,望爱卿能邀请至煦都,与孤一见。“
听说,鲁国公看到后眉开眼笑,以为终于摸索出孤中意的男子类型,更加殷勤地给我推荐。或许,等老爷子致仕,开个婚介所也是不错的。
。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9492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9492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十二章 纳夫......)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华芋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