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广连带石柱来到一座小亭子坐了下来,继续说:“我置了这套宅子还有另外一层考虑,日本人离海州城已经很近了,他们早晚会占领这里,估计港口附近会首当其冲。战事一起,咱们商行那里想必也是呆不下去,一颗炮弹说不定就能要了咱的命,这里相对要远一些,有什么情况,我们可以到这里避一避,商行的业务也可以先转移到这里。即便日本人占领了全连云港,这里是乡下地方,受损的可能性要比城里面更小一些。再退一万步,实在没招的话,咱就回下车老家去!”
石柱听完后说:“是啊,我也觉得,南京城那么重要的地方被日本人十几天就攻下来了,你说咱小小的海州城恐怕顶多也就能守个三、五天吧?不管怎样,咱是得想点退路。”
“还有,柱子,这事你暂时不要跟别人说起,以免节外生枝。现在只有你、我和你小妗三个人知道这事,我家两个小孩都还不晓得。但是这个宅子不能没人打理,老姜对这里非常熟悉,我就把他留了下来继续当管家。我等会让他把大门钥匙给一把给你,你一定要把他它收好了。”祝广连说完后又带石柱随处看了看,把这宅子里里外外转了一遍后两人才回了商行。
石柱把祝广连说的这些话都记在了心里,一直到后来日本人攻打港口、祝广连把“广连商行”的业务暂时搬到这个宅子后,商行的人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地方。
第二天石柱要到老君堂送趟货,在那里卸货的时候,他刚好在山下大院里遇见了严营长,便又想起了土匪刘伏龙的事情,于是他上前问道:“严营长,您知不知道土匪刘伏龙现在在哪里呢?”
严营长说:“柱子,那时候我们是北伐军先头部队,碰巧遇到了你们,并不是专门去剿匪的。在那之后没多长时间,我们就被调回了南京,我也不晓得刘伏龙后来怎样了。不过我知道国军不久就派兵去围剿那帮土匪了,刘伏龙大概是逃到了东北日本人地盘。我知道伙房的几个老兵都是东北军的人,他们在东北呆的时间长,你可以去问他们看看,或许能问到。”
听闻之后,石柱便到伙房去找老吴。这时老吴正和老于坐在伙房外理蒜苗,一边还聊着紫禁城和南京城的事情,看到石柱过来,两人高高兴兴地给他递了个凳子。
待石柱说明来意后,老吴便放下手中的活,拍了拍白色的围裙,然后一边点着旱烟一边说:“要说东北那旮旯的土匪,满清还没亡那会就开始闹起来了,到现在大大小小,数也数不清,真是多得去了!一些出了名的‘绺子’倒听说过,像冰上飞、座山雕、花蝴蝶这帮人,但是要想找个没头没脸的‘胡子’,恐怕有点难度。你说的这个刘伏龙,应该不在东北的名下,没听说过!”
这时老于说了句:“吴老头,你看咱在‘九·一八’之后不久就跟着部队入了关,现在离开东北都六年多了,人家柱子说的是那之后的事情,咱哪还知道那刘伏龙现在在不在东北啊?”
老吴听老于这么一提醒,深吸了口烟,笑着说:“你看我把这茬都给忘了!是啊,柱子,我们离开清河一晃都六年多了,有家不能回!恐怕现在真没法告诉你刘伏龙在不在东北,不过海州这里有很多东北军,他们当中肯定有刚从东北过来的,我们给你留点心,得着机会就帮你打听下,兴许能问出些眉目来!”
这时一阵冷风刮来,地上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老吴和老于止不住地缩着头打了个激灵,便端起板凳、抓起蒜苗往伙房里面走去。。
石柱见几个伙计把东西也都卸得差不多了,就谢过吴大叔和于大叔两人,告辞离开。
这次没能打听到刘伏龙的消息,石柱心里自然有些失落,但他也知道,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事情,或许刘伏龙已经改了名号去了别处,或许已经死在了某个地方。不管怎样,只要有机会,他还是要继续寻下去。不过就当下而言,他只能暂时放一放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94712/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9471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十一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彳戌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