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奉系江山- 第一百零七章 良币驱逐劣币(2/2)

文/青史尽成灰
奉系江山 | 本章字数:1409  | 奉系江山txt下载 | 奉系江山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三国演医秦汉之建国路莫倾江山伙夫英雄佣兵大纨绔光熹帝国南宋1276德之路党军荣誉抗日之超级壮丁绝地反击晚明霸主
兑换。

“该!活该!”张学良愤愤的说道:“这帮家伙倾家荡产才好呢,他们不相信中国的钱,相信日本人的钱,以为日本人就是天王老子,结果怎么样,小鬼子一样靠不住!”

危机消除大半,张廷兰也难得有了轻松的时间,又被张学良拉了出来,跑到茶馆,一面听先生说书,一面品茶。这些茶客的话题也离不开正金银行的事情,全是哪位老大人几十万存款提不出来,哪位富商的大把银行券就要变成白纸……

“汉卿,其实这些都是恐慌而已,正金银行三分之一的股份握在日本政府手中,你说日本政府会放任不管吗?现在日本忙于国内,而且三井,三菱等一批财阀受损严重,他们要先弥补财阀的损失,过了这段时间,日本人还会注资,正金银行危机也就过去了。”

“廷兰哥,你是说银行券还会恢复吗?那岂不是便宜这帮家伙了!”

张廷兰笑着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理论上的确如此,但是事在人为,不是还有我呢。手里头银行券最多的就是满清遗老遗少,这帮家伙把搜刮的民脂民膏都存到了日本人的银行,以为这样就能保证安全。现在正金银行无法兑换,他们都快绝望了,官银号马上就会推出一个新的举措,那就是用新奉票换购正金银行券,不过只能打个对折!”

要想发展工业,就要有源源不断的投资,这些投资当然要靠金融系统提供,换句话说没有金融的自主权,就别想发展工业。银行和货币被外人操纵,只需要在企业周转不灵的时候,卡一下资金,好端端的工厂就会完蛋。

这也是民国历史上,中国发展不了重工业的原因,因为重工业投资周期太长,见效太慢,没有金融力量保驾护航,根本就没有希望。后世的情况也是如此,非洲拉美等等落后地区,金融多半也都攥在外国的手里,所以他们只能一直落后下去,没有工业支撑,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他们就要首先遭难。

正是看透了这一点,张廷兰才选择正金银行为打击的第一对象,事实也如同他想的一般,正金银行果然陷入了困境,那几个前去挤兑的大户也是张廷兰安排的,日本人能做初一,张廷兰就能做十五,现在所有人都不相信正金银行,正好是落井下石的好机会。

张廷兰不在乎挤兑银行获取的那点利润,他的图谋更大,要把银行券从市场上赶出去,让奉票一统天下。

奉天实业团在随后的两天里,连续发表声明,为了保证奉天民众的利益,官银号愿意提供兑换业务。可以将正金银行的银行券兑换成奉票,而且还特别规定,小额兑换,折价七成,大户只能打对折,也就是十块钱只能兑换五块钱。

这种行为毫无疑问又是一场掠夺,但是对于处在绝望之中的部分奉天民众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他们纷纷将手头的银行券拿了出来,去官银号兑换价值稳定的奉票。

这次官银号也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一共开了三十个窗口,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兑换出去二百多万奉票,这些钱主要还是普通老百姓的。

等过了三天之后,那些满清的遗老遗少,富商官僚也都坐不住了,虽然会损失一半财产,但是总好过一点不剩吧。其实这段时间他们也联系了列强的银行,不过美英等国的银行都不看好日本的前景,拒绝接受日本的银行券,万般无奈之下,他们纷纷把手头的现金拿了出来。

官银号外面,这帮衣冠楚楚的家伙也要老老实实排队,对那些员工点头哈腰,好不容易将手上的银行券,兑换成了新奉票,这帮人终于放心了。

不过真正放心的还是张廷兰,短短几天的功夫,奉票的发行量超过了五百万,加上之前的一千五百多万,总发行量超过了两千万,奉票成了奉天最主要、最坚挺的货币。。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状态提示: 第一百零七章 良币驱逐劣币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一百零七章 良币驱逐劣币(2/2) 返回《奉系江山》目录下一章:第一百零八章 当官了(快捷键→)

推荐阅读我的谍战岁月红楼之挽天倾汉世祖我的公公叫康熙大唐腾飞之路大唐之最强熊孩子我娘子天下第一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军工科技国潮1980红色莫斯科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