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三国第一强兵- 五四二章 青州印象(2/2)

文/鲈州鱼
三国第一强兵 | 本章字数:1224  | 三国第一强兵txt下载 | 三国第一强兵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乱世摄政王满唐华彩忍校教师,我教书就能变强重生之少帅东北大帝谍影:命令与征服抗日之乱世英雄清末文抄公特战狂狼驻马太行侧霸行三国京门风月内医妃读心术
指指庞统,道:“我是来接你们的,今天带你们去书院看看。不管怎么说,你们正常的学业还是要继续的,泰山书院草建,时间尚短,应该是比不过鹿门山的,不过这里的教习倒也不比鹿门山差太多……”

“不敢。”庞统连忙谦辞。

鹿门山书院的顶梁柱是他叔叔庞德公,水镜先生和黄承彦都有帮衬。而泰山书院的顶梁柱是王羽的老丈人蔡邕,其他诸如孔融、管宁、邴原也都是在青州,乃至中原享誉一方的人物。

更何况,路上他还听说了不少小道消息,比如兖州名士边让对泰山书院颇有赞誉,客居徐州的大儒郑玄也有意返乡,在泰山书院出任教授之类。

两家的学术水准到底孰高孰低,没比过,谁也不敢做定论,可要说泰山书院的教习比鹿门山差,这就太离谱了,庞统可不敢坦然受之,让叔叔遭世人诟病。

“用不着这么小心,言者无罪,等到了书院,你就知道了。”贾诩脸上笑意不减,拍拍庞统肩膀,又温和的向诸葛亮笑笑,示意二人跟着他走。

高唐城原本就不大,在袁绍攻城那一次,城内的民居也是拆了个七七八八,后来重建,直接就建到城外去了,城内除了军政要员的府邸外,没什么可居住的地方。

贾诩一边走,一边介绍,庞统二人很快就对高唐城有了相当全面的了解。

“……中心的两条大路与城门相连,将城内分成了四个区域,东北是各个官署所在,西北是住宅区,南城都是书院范畴,西面是经史政法类的,东面是军事工艺类的,学员的住宿在城外……”

庞统很惊奇,忍不住的问道:“书院比官署还大?”

“是啊,书院里有这么多学生吗?”诸葛亮也很诧异,紧跟着问道。

贾诩笑答道:“学生当然没这么多,不过迟早会有的,到时候,说不定整个内城都会让给书院呢。”

“那官署呢?”诸葛亮觉得又一项常识被颠覆了。

“随便换个地方呗。”贾诩耸耸肩,指指北面,又指指西面,一脸无所谓的说道:“北面三十里就是平原城,西面五十里是鄃城,城防修得都不错,去哪儿都行。”

“……”诸葛亮和庞统对视一眼,眼中的惊讶都无以复加。

昨天去过骠骑将军府,以为王羽是故意要示人以节俭,搏个好名声呢。结果现在这么一看,人家压根没将这些当回事啊。建了个很有人气的高唐城,却不是为了自己居住,反倒做好了给书院让地方的准备,他这是图一啥呢?

“有个繁华都会的好处很多,但没必要和官署放在一起。官署办的事,需要清静,而书院要学的东西,却与市井息息相关,所以书院留在高唐是最合理的……”

贾诩有问必答,但每次给出答案,都会给诸葛亮二人带来新的疑问。传统的理念,官署衙门才应该设在繁荣地带,毕竟是管理百姓么。而书院应该找个山清水秀,没有人烟的地方,才方便苦读。

“不然。”面对二人的疑问,贾诩摆摆手道:“学以致用,光是在深山里闭门苦读有什么用?司农的官员若不辨黍麦,不知农时,何以司农?管理商业的若不懂行情,如何分门别类的管理、征税?更别提那些学兵法军略,或是工艺的了,没有实践,光是读书又有何用?”

疑惑愈深,两个未来的大才,对青州的印象越来越清晰的同时,却也越来越模糊了。

青州,真是个颠覆常识的地方。([m.69kshu.com 69书吧]


状态提示: 五四二章 青州印象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五四二章 青州印象(2/2) 返回《三国第一强兵》目录下一章:五四三章 书院一游(快捷键→)

推荐阅读谍影:命令与征服忍校教师,我教书就能变强满唐华彩我娘子天下第一黜龙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扼元迷踪谍影大唐腾飞之路红色莫斯科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