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给小虎子,三千给荔枝根的村委。
荔枝根村的人也一再声明,让丽花堂姐不要再踏足荔枝根村,否则,见一次打一次。
打残了,打死了,后果自负。
荔枝根村的人走了,丽花堂姐求着村长爷爷,想要留在大唐农场。外面真的太苦了。
但是,大堂伯说,如果她不离开大唐农场就把她送派出所。
丽花堂姐没有办法,答应吃过中午饭后就离开,以后不再回来。
堂伯娘哭得直接晕倒过去,喝了两瓶葡萄糖才缓过来。
“阿婆,真的让丽花堂姐走?”如果她在外面出什么事呢?
不过,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村里人都朴实,肯定不愿意眼睁睁的看着丽花堂姐去坐牢。在农村,很多事情都是赔偿,私了。
既然大堂伯和堂伯娘愿意赔偿,其他人也不会真的揪住这件事不放。
农村人的法律意识淡薄,很多事情,他们更愿意用人情来解决。
上辈子,有一次清明,隔壁村的一户家人在扫墓的时候不小心烧了山,上面的人下来要抓烧山的人。
一个已经八十多岁的老人挺身而出,说是她不小心烧的。
上面的人看一个八十岁的老人揽下所有的责任,村里的人也一致肯定就是这个八十岁的老人烧的。
上面的人没有办法,最后不了了之。
他们总不能抓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回去吧?要是出点什么事,他们跳下黄河也洗不清。
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糊里糊涂着就过去了。
即使是二十年后,农村人的法律意识也淡薄,更不要说现在1994年了。
丽花堂姐在离开之前,来看阿祖。
在房间里陪着阿祖说话,说着说着就哭了出来。
哇哇大哭。
正在帮陈白羽准备东西的阿婆撇撇嘴,“她还有脸哭?”阿婆有些气愤。大堂伯因为丽花的事情要赔钱,但大堂伯哪来这么多钱?
只能借了。
阿婆今年卖水果还有干果赚了不少钱,再加上前不久卖了三窝小猪仔,加起来也不过是五百多,再加上一些积蓄,借给了大堂伯一千多。
阿婆想想就呕心。
本来,昨晚在山里走了几个小时,又累又困,就已经很不高兴了。最后,丽花竟然还当着两村人的面骂她家陈小五,还想打她家小五,就更不爽了。
呸。
自己长的丑,还怪别人长的好。
什么玩意?
阿婆很不高兴,“哼。”
“你们可要好好的。人穷些没有关系。千万不能做错事。”
陈白羽拉拉阿婆的手,“阿婆放心。”
“哎。想想你堂伯娘也不容易。”养了这么一个女儿,不被气死就已经是身体硬朗了。
“算了。我气什么?又不是我的孙女。”阿婆拍拍身上的衣服,擦擦手,“小五,我给你准和芝麻糖,还炒了萝卜干和黄瓜干......还给你炒了南瓜子。”
这几个月家里吃了好几个南瓜,南瓜子都被阿婆给收了起来,就等着孩子们回来炒呢。
一般人都是把南瓜子洗干净,然后晒干保存。但农场人不是。农场人会把南瓜子洗干净,然后裹上一把草木灰后糊在墙壁上。
这样做,即使过两年都还能吃,更不要说一两个月。这样做,还能让炒香的南瓜子带有一股草木灰的味道。
陈白羽每次给同学们带南瓜子的时候,他们都会问:这是什么味道的?哪里买的?
陈白羽回来,阿婆就把墙壁上的南瓜子扒下来,洗干净,然后炒香。炒的时候,阿婆还会加入一把大麦茶,这样炒出来的瓜子不会上火。
如果不喜欢草木灰的味道,就会加入一把晒干的荷叶,盖住草木灰的味道。
阿婆给陈白羽准备了两份,一份是草木灰的味道,加了大麦茶炒的。另外一份是荷叶香。
把晒干的荷叶切丝,然后和南瓜子一起炒。炒得香喷喷后,再把荷叶挑出来。
“阿婆炒的南瓜子比买的要好吃。”陈白羽抓一把,然后像个小松鼠一样,剥得飞快。
“别吃太多。你血热,容易上火。长痘了,又要哭。”阿婆又给陈白羽的行李袋装了两个罗汉果,“要不要带个橘红?”
“不要。橘红太苦了。”陈白羽撇撇嘴,很怀念二十年后的橘红膏、橘红酱、橘红口服液......
等着吧。
现在还没有那么多花样。
只能把橘红切片,然后泡水。
“我喜欢罗汉果,不喜欢橘红。”
橘红是本地的一个特产,用地名冠名‘化橘红’。传说,古时,本地荒凉,瘴气多,很多人患有多痰咽喉炎等疾病,严重时能致命。
然后有一个人,怜悯民众疾苦,在‘石龙’这个地方种了一棵橘,所产的橘红,有消痰化饮的神效。
至于橘,为什么会变成橘红?
没有人知道。
为什么会有消痰化饮的功效,也没有人知道。
虽然这个说法不太靠谱,还有些假,但橘红的功效却不是假的。
橘红具有很好的养生药效。
理气化痰,健胃消食,用语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疼痛,恶心呕吐,不思饮食等等。
因为偏温和,还能祛湿驱寒。
总之就是药效多多。
即使这样,陈白羽也不喜欢,太苦涩。
不过,橘红却是上辈子陈白羽送礼的佳品。说起来也奇怪,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9010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9010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177,因为你心丑)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明景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