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城之战后,宋军和西夏双方都是元气大伤,短时间内都没有再打下去的心思了,也根本没有能力再次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了。自古以来,打仗都是最烧钱的,除非是一方侵略成功,能够大肆掠夺一番,或许还能保本甚至大赚一笔,但如果双方都没占到便宜,那纯粹就是两边吃亏的买卖。由此可见,打一场仗,经济倒退并不是危言耸听,但从这战争神宗准备十几年时间,就可见一斑了。
由于徐禧的失误,导致永乐城的大败,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沈括受到牵连,被贬,晚年隐居润州梦溪园,写出了流传后世的《梦溪笔谈》,于绍圣二年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更有意思的是,由于在这次对夏作战中,总领五路的统帅李宪和鄜延路监军李舜举都是宦官,在战后,大宋国内的舆论都相信宦官在军事上的才能远远比文官强上很多,并且敢于承担重任,为以后被称为隐相的大宦官梁师成和同是宦官的全国兵马大元帅(枢密使)童贯的崛起,提供了相当大的助力,以至于酿成最后的灭国下场。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8685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8685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四十、哲宗赵煦)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麟轩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