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军事学校的生源,其中一半出自帝国军队,剩下一半,名义上自社会上征募,但其中绝大部分,都被军功贵族及将门子弟包圆了,若非刘文济划定了一个“10”的红线,有志从军的普通人家是很难通过军校这一条路实现出人头地的抱负,更遑论阶级跃升了。
比起文官系统,军事系统总归是天翻地覆的差别的,其封闭性、传统性与保守性是极其顽固的,在和平年代,这是个跟需拼资历与背景的地方,能力只是一个基础。
当然,一定程度上这也保证了帝国军队的稳定,方便朝廷掌控,虽然是与勋贵共掌其权。但即便如此,依旧有一批庶族将领,在这十年内于军中抬头,比如种世衡、狄青,尤其后者,可是彻彻底底从草芥一般的行伍士卒,一步步成为大将,入得天子耳,上得黄金堂。
人才的选拔任用之外,刘文济最大的精力,则在财税上,通过对盐务改革以及土地整顿来实现。这两件事情都不好办,尤其是后者,刘文济是用了足足十年时间方才梳理出个结果,初见成效。
状态提示: 第39章 世宗篇 40 后 王之逝,帝国十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TXT下载地址:http://www.00kshu.win/txt/xiazai186786.html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8678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8678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9章 世宗篇 40 后 王之逝,帝国十)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芈黍离谢谢您的支持!!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8678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8678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9章 世宗篇 40 后 王之逝,帝国十)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芈黍离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