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耗量巨大,木料、石料、漆料更是成批地往鸡公山输送,其中所需的人物力,是可想而知的。除各类工匠之外,行宫工程前后征调劳力达十万人次,哪怕在两淮洪水泛滥之际,也保持着至少五千人继续施工。
比较关键而深刻的,是工匠、民夫们的死伤,官方数据,各种工程意外致死者,126人,但实际上死了多少人,少府、工部到现场的监工官吏以及提供民夫的地方官府,都是讳莫如深。草率地估计一下,在官方数据的基础上,翻个十倍。至于受伤的,更难计其数。
而花费了巨大代价建造而成的行宫,自然是要享用的,否则那么多人财物力,岂不白白浪费了。于是,才立夏,老皇帝便下诏,南幸行宫,当然,诏书的内容主旨是皇帝关怀两淮百姓灾后恢复情况,亲自前往视察抚慰这同样也就骗骗愚民,依老皇帝早年巡视地方的风格,就没有把半个后宫与三分之一个朝廷都带去的。
行宫起初取名太康宫,不过,或许是心虚的缘故,老皇帝不大满意,因为容易让人联想到晋武帝司马炎的“太康时代”,而所谓的“太康之治”是怎样的状况,稍微读点史的人都知道。
于是,老皇帝御笔亲题:泰康宫。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8678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8678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481章 行宫)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芈黍离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