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大明小文人- 第362章改进工序(2/3)

文/李白才不白
大明小文人 | 本章字数:1841  | 大明小文人txt下载 | 大明小文人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三国之吕布天下大明1624启明星探案集风流三国一品官人代嫁弃妃忍校教师,我教书就能变强乱世国宝庶子风流唐龙争霸最强区小队神武九州志
了多少钱,所以还需要朝廷补贴不少,一个省补贴几十万两的银子,那这几个省加起来就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崇祯皇帝也是发愁,暂时从他内库拨掉银子出去也没有问题,但这些银子是用来救急的,轻易不能动用。

全国人民的纳税总额至此几乎翻了一番。

皇上加税虽然也是出于无奈,但也觉得心虚,税费一加再加,老百姓方面会不会出什么问题?

早在崇祯八年时,上一任兵部尚书就装了一个dà_bī。

杨嗣昌是当时的兵部尚书,他办事认真,聪明干练,替皇上做了一番阶级分析。

杨嗣昌说:加税不会造成伤害大明百姓,因为这笔钱是加在土地上的,而土地都在豪强手里。

杨嗣昌以上次加征的剿饷为例,一百亩地征三四钱银子,这不但没有坏处,还能让豪强增加点负担,免得他们钱多了搞土地兼并。这种分析听起来颇有道理。

结果呢?地方官以各种名义征税,追讨拷打,闹得百姓困苦,遇到叛贼反而欢迎,甚至叛贼没有到就先去欢迎了。

结果,兵没有练出来,民已经丧失了,最后饷还是征不上来。

事实证明,不是所有问题上面一拍板就能解决的,再好的决策也得有人去执行,空想的政策不可行。

崇祯皇帝被这些文官坑的很惨,一有问题就加派辽饷,这不是把老百姓往死里逼吗?既失了民心又没解决问题。

王承恩知道崇祯皇帝跟前,笑意盈盈的说道:“陛下百官已经准备为您朝贺了,请陛下到正殿观礼。”

“唉,朕可不想过什么万寿节,平白浪费银子。”

崇祯皇帝无比惆怅的说道。

按照古礼,万寿节当日,皇帝御殿接受王公百官的朝贺及贡献的礼物。

万寿节期间禁止屠宰,前后数日不理刑名,文武百官还要按制穿蟒袍补服。

这一天,京城的匠人们用彩画,布匹等将主要街道包装得绚丽多姿,到处歌舞升平。

各地文武百官,设置香案,向京城方向行大礼。

万寿为人君之始。万寿节指封建时代君主的生日。

中国是以孝道治天下,所以作为“民之父母”的帝王们的生日,历朝都非常重视。

在皇帝寿辰时,全国放假三日,同时举行庆典活动,“朝野同欢”。在京城,群臣要向皇帝祝寿,献上美酒甘露并各式礼品,皇帝亦按等级高低赏赐百官。

宫中每逢万寿节,地位低下的宦官宫女都可以不衣青紫,穿上自己喜爱的衣服。天启时,宫女们竞相创制新式方胜葫芦,戴在身上,字形图案有:宝历万年、洪福齐天、四海丰登等。

宝历万年是由八宝荔枝、*字点鱼凑成的;洪福齐天的构图是两面赤色蝙蝠各一,中填齐天二字;四海丰登是由两蜂附灯而飞、四隅各填海字凑成的。

崇祯皇帝跟着王承恩来到了御殿,看到了一路上的莺莺燕燕,他的心情也好上的不爽,至少在这个日子里他不能发火。

万寿节,百官都会向崇祯皇帝送上贺礼,基本上都不会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而崇祯皇帝反而要按照官职的高低返礼回去。

所以朱由检并不怎么想弄这个万寿节。

今年,几十个王爷送的礼倒是比较丰厚,毕竟他们靠着足球联赛赚了一大笔钱,崇祯皇帝这个脸色才好看了一些。

然后接着就是阁老们,三公九卿,六部尚书,一品二品大员开始送礼,大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

毕竟都察院的官员在旁边盯着,谁要是敢送个几千几万的银子,那不就是把贪官两个字写在脸上了吗?所以他们还没有傻到这个地步。

最可恶的是周国丈,抠抠嗖嗖的拿出了一副自己写的笔墨,还恬不知耻的坐在了最前面的,不停的朝着自己的女婿抛着异样的目光。

周皇后无语的看着自家老爹,但也不敢声张,崇祯皇帝也只好还以微笑。

经过一阵无语的献礼之后,崇祯皇帝突然听到了外面的太监在唱名,山西巡抚曹鼎蛟送礼:

“三块大屏西洋镜,一箱高档香皂,茶具若干,祝吾皇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万寿无疆!”

崇祯皇帝来了兴趣,一般臣工送了比较好的礼品,皇帝会拿上来让百官欣赏,曹鼎蛟一向都是崇祯皇帝最喜爱的臣子,所以他很想看看曹鼎蛟究竟送了什么礼物?

崇祯皇帝抚掌大笑道:

“西洋镜?香皂?这究竟是何物啊?朕都从未听说过,来人,将曹鼎蛟送的礼品抬上来。众卿家一起品鉴品鉴。”

王承恩赶紧下去吩咐办事了,百官也是瞧个稀奇,看看这位大明最年轻的巡抚送了什么礼物上来?

户部尚书倪元璐低头感叹道:

“这西洋镜本官倒是耳闻过,甚至亲眼瞧见过,人影倒是照得清晰,小小一块还特别易碎,只不过味道不好闻,本官甚是不喜。”

刑部侍郎高季轻笑着说道:

“那曹大人这回不就是要出丑了?嘿嘿嘿。”

刑部尚书徐石麟亦道:

“出丑好,这臭小子还摆了本官一道,让人好生恼火,本官花了好大的力气才平息了风波,吾在南京文坛的名声算是臭了。”

户部尚书倪元璐撇嘴笑道:

“巴掌这么大的一块镜子,他曹鼎蛟也好意思出手,不过如此。”

在明朝的时候,西方的镜子已经开始流传进来,只不过数量比较小,而且是原始的那种灌水银的镜

状态提示: 第362章改进工序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362章改进工序(2/3) 返回《大明小文人》目录下一页:第362章改进工序(2/3)(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