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还为卢象升提供了不少的支援,此人能力或许平平,但是当个运输大队转却是绰绰有余。
曹鼎蛟自然是有了计较,山西如今大将云集,曹文诏,曹鼎蛟,黄得功,周遇吉,杨大壮,虎子,王二发,各种骑兵步兵炮兵的军事人才都有,唯独缺少了统筹后方的人才。
现在的山西已经是半军事化的标准配置,布政司存在的意义并不大,如果能进行改革的话还有生存的空间。
曹鼎蛟觉得也应该将其军事化,不过还是要多多与史可法商议一番再说,否则其他的都是空话。
当然,如果史可法能力平庸还要争权的话,他这个代理巡抚也不会坐视不管,虽然不至于对史可法动手。
但不带他一起玩也是正常的,你这个老小子要是不配合军工,就没有你什么事儿了,老老实实待在这里守家吧。
曹鼎蛟如是想到。
史可法以堂堂内阁大学士身份督师江北四镇,花了近一年时间,耗费朝廷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结果却是毫无作为。江北四镇总兵自恃“天子乃我辈所立”,个个骄横跋扈,拥兵自重。
最后,在明军兵力远超清军的情况下,这些兵马最后大多数都是望风而降,这让曹鼎蛟实在是怀疑某人的能力。
这年头没能力却屈居高位的人多了去了,朝廷中大把的尸位素餐。
不多时,曹鼎蛟与曹文诏,在大同最大的酒楼接待的风尘仆仆而来的史可法。
曹鼎蛟仔细的打量了一下来人的模样,个子不太高,模样方正,估计二十年前也帅过,现在的他有点沧桑了。
来人四十来岁的模样,身上的官服也是桨洗的发白,表情略微有些肃穆,充满了明朝传统官僚的优点和缺点。
在他身后还跟着几人,不过看起来都是小吏的打扮,估计都是不入流的师爷和文吏
史可法不卑不亢的说道:
“下官史可法见过巡抚大人,拜会曹总兵,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曹鼎蛟微微一笑,开口说道:
“史大人,早有闻名史大人的事迹,山西百姓解决就是翘首以盼,希望吏大人前来坐镇山西呀。”
史可法却道:
“唉,下官又何德何能受此谬赞,其实早在南京的时候,下官就想拜访曹大人了。
可之后闹出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下官也没有登门叨扰,实在是失礼。”
史可法初到山西姿态却放得很低,毕竟山西是他重要的过渡地方,需要在地方上捞取足够的证据,才有更升一步的可能。
尽管曹鼎蛟不是他们正统文人出身的巡抚,可他却没有表现出瞧不起人的意思反而是放下了身段,想要与之结交。
曹鼎蛟与他借助着酒席简单的交谈着,曹文诏更是作为中间人联络感情,大家都是宾主尽欢,最后恋恋不舍的离去。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往往不能简单用非黑即白来描述,每个人都有很多面,关键只在于我们更希望自己看到对方的哪一面。
曹鼎蛟这时候才发觉,这位史大人有点东西呀,并不是一无是处,在古代能当上大官的人,至少人不傻,能力又是另一方面的问题了。
……
大同,校场。
已经训练过两个月的新兵伫立在校场内,每个人的脸颊都显得有些黑。
曹鼎蛟看着这些非洲的土著兄弟们也是非常,现在这个天气就黑成这个样子,以后他岂不是要带领一群黑人去征战四方?
黄得功,周遇吉,杨大壮,虎子,王二发等人也是昂首阔胸的站在了队伍的最前面。
特别是虎子这货,他手底下的骑兵是最威风的,而且他的老底子也是最多的。
曹鼎蛟叔父曹文诏也是百般支持,抽调了大批的精锐老兵,慢慢训练他的骑兵新军。
曹鼎蛟脸上的笑意更甚,言道:
“一个个精气神都不错,壮得跟头牛犊子似的,你们在军营里面过得不错啊。”
“嘿嘿嘿,每日都有饭吃,而且全部管饱,能不长胖吗?”
队伍中传来一个突兀的声音。
曹鼎蛟也没有在意,便指着身后将近六千人的死字营笑着说道
:“这些人都是新兵,你们作为入伍两个月的老兵就给他们打个样吧,武装越野五公里跑,整一个!
全部都有,向右转,齐步跑!”
五万人马井然有序地背起了负重包裹,然后按照队列依次跑出了操场,他们绕着新城跑一圈,差不多就是五公里左右。
现在大家都熟络,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又是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他们总算是能够坚持下来了。
新兵入伍有着诸多的一些训练让士兵非常难受,但是,如果要说道这些训练当中最难的训练的话,想必很多人当过兵的人都知道。
没错,最难熬的训练就是五公里越野跑了,部队里面不是有句话吗?任何事没有一个五公里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那就来两个!
现在,依旧有很多人吹嘘说自己的父辈多么牛逼,背着上百斤都无所谓,谁能背着上百斤的青石板跑个五公里,那才是真正的牛逼。
古代人大部分都是生活在底层的平民,平常都是赢溺不堪,饭都吃不饱哪有力气背着二十公斤的东西满山遍野的跑?
就拿最为富庶的宋朝来说,到了宋朝末年的时候,朝廷的官方做了一项调查,军队中有一支两万人的部队,只有几百人是穿着全套的盔甲,兵员素质下降的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85978/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8597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58章史可法)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李白才不白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