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很搞笑了,因为普通书生连赶到考场都来不及,考得上的基本上就是有消息的两班子弟。于是随着时间推移,别试就越来越多,原历史上的李氏王朝享国近600年(直到清末被日本吞并),正试仅163次,别试居然有581次,其不公正可见一斑。
就这样,朝鲜的科举道路基本为两班贵族垄断。似中国这般“朝为田舍郎,夕登天子堂”的情形在朝鲜基本是不存在的。
李氏朝鲜就通过这样的手段,划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上层统治集团,也就是两班。李朝实质上将人分为四等:一等人就是两班,二等人则是所谓中人(就是乡吏等杂职),三等人良人(普通老百姓),四等人贱民(奴婢、妓女等等)。二等、三等人上升一等相当困难,而四等人则根本没有希望。
阶级固化的危害不必多说,说轻点叫暮气沉沉,说重点就是一潭死水。而李昖被麻贵往王宫中一“保护”,就只能依靠这潭死水来求活了。
可是最大的问题还不是死水能不能救人,而是“死水”到了这种时候也会发现局面不对,要开始为自己考虑了。
于是,等到麻贵领兵南下,但却留了两三万大军专门“保护”还留在平壤的朝鲜王与朝鲜朝廷时,一些“死水”提出:“王上说得对,朝鲜应该内附大明。”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云覆月雨”、“曹面子”的月票支持,谢谢!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8589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8589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80章 剑指东瀛(卅五)死水起波澜)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云无风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