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夷简、王曾、张知白等人,听完了陈尧佐的话,一个个抚摸着胡须,频频点头,显然,他们十分赞同陈尧佐的说法。
他们认为,陈尧佐对欧阳修等人的评判十分的中肯。
古人知道道德、知仁义、知忠孝,所以古人重道德、重仁义、重忠孝。
但凡是有道德、有仁义、有忠孝的人,都会被所有人高看一眼,即便是他一贫如洗。
在科举制度没有推出以前,古人就是通过举孝廉选官的。
也正是因为古人重道德、重仁义、重忠孝,所以中华才有了礼仪之邦的美誉。
寇季通过陈尧佐的话,发现了一个问题,一个自身的不足之处。
他一味的想着让大宋变强大,一味的想着让大宋变富庶,却没有想过让大宋百姓在礼仪道德方面,也跟着一起进步。
他觉得,一个富庶、强大的大宋,就应该四海无敌、万邦来朝。
但此刻听了陈尧佐的话,他才明白了一点。
真正的富庶、强大,并不仅仅是钱财和力量方面,还有精神方面。
唯有钱财、力量、精神三方面一起变强,大宋才算得上是一个健全的强大的大宋。
只注重一项,或者注重其中两项的话,即便大宋变强了,也是一个畸形强大的大宋。
一个畸形的大宋,是很难长久的存活下去的。
有可能因强而亡、也有可能被资本吞噬、更有可能穷穷苦苦的守着自己的仁义道德被人打死。
寇季既然有心打造一个强大的大宋,自然希望将它打造成一个真正强大的大宋,而不是一个畸形强大的大宋。
所以,钱财和力量提升的同时,精神方面也必须跟上。
寇季盯着陈尧佐道:“朝廷可以在富民的同时推行教化。”
陈尧佐点点头道:“以德为主,以富民为辅,大宋自然会变强。”
说到此处,陈尧佐看向了寇季道:“但他们的卷子里,并没有提到这一点,所以下官只能给他们打叉。”
寇季不再替欧阳修等人张目,反而缓缓点了点头。
然后,垂拱殿内所有人一脸愕然的盯着寇季。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8428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8428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0742章 分歧,明悟)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圣诞稻草人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