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的命令下得还是有些晚了。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李行周就已经通过种种方法掌握到了吐蕃军的指挥效率和部队执行能力。
战场之上,很多时候指挥官并不是没有好的办法解决问题,但关键在于--及时!
不够及时的命令,等于没有。
战争中从没有一种战术是无法可破的,即便是如李行周这般人物,要说他们用了什么招数打败了敌人。
试问大家可有办法化解此招数,百分之九十九粗通军事的人都能说出一种甚至数种以上的办法。
唯一的问题是,你必须事先有所准备,并在需要你做出决策的时候及时做出决策,而不是做事后诸葛亮。
恰恰是良将与庸才之间的一点重要差别。
尺带珠丹本身没能提前看到可能出现的状况。
而在问题已经出现后,尽管他立刻做出了反应。
但他的部队传令系统却太过效率低下,而他的部队执行战术变化的能力也远远不能和左翊卫这帮精英战士相提并论。
指挥效率这个问题,已经成了吐蕃军的死**。
管尺带珠丹也曾想尽办法解决部队的行动效率问题,但是建立在科技落后的大时代背景下的战争,不是一两个天才就能解决的。
至少李行周面对这样的问题就曾说过这样的话。
“兵团级别的大战,真正决定胜负的是战前的准备与各级将领的临战反应能力,而不再是临场指挥。”
“而总指挥官要想挥出自己的能力,左右战局,他就必须有能力看到战场上半个小时以后生的事,而不是如以往般只看到几分钟以后生的事。”
“如此,他的作战命令才能透过传令与执行上的障碍,在最关键的时刻挥作用。”...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83485/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8348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七十九章 变阵旋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一斤桃花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