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讲的时候一直在暗暗地观察着安老和老爷子。老爷子不住在点头,而安老却似乎有些失神了。在我说到这里的时候他才一下子反应了过来,即刻就说道:“嗯,有些道理。你继续。”
其实这时候我也讲得有些兴奋了,随即就继续地说道:“我认为,为人的最高境界是真正做到‘忠恕’二字,当做到时就成了一位仁人。但什么是忠恕呢?据论语的解释,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几欲达而达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忠,就是遇事不仅考虑自己,还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想法帮助别人。所谓恕,就是对他人采取宽容的态度,自己不愿做的事情不要强求他人去做,自己不愿得到的东西也不应强塞给别人。一个有修养的人和一个没修养的人不同之处就在于有修养的人要想这件事放到自己身上会如何?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如果愿意,也要帮助应该帮助的人,不会自只顾着自己、不帮助别人;如果自己不愿意,就不会到别人身上,让别人遭罪。为人还需要有理想,一般群众都说要做一个好人。从《论语》看,做一个君子是个很高的理想了。孔子曾说过‘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此外孔子还对品德的层次进行了归类,也就是:圣人、君子、善人、有恒者。这四种人的品德虽高下不同,但都值得称赞。但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首先;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任之本也!君子必须自重。孔子说‘君子不求生活的安逸,而应该把学习摆在第一位。’、‘君子食求饱,居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者’君子不是匠人,不是工具,应有远大抱负,能担当起社会需要的各种工作。所以为人需要以君子为理想,而成为君子就必须的加强修养,提高自己的品德。其次君子对自己要求严格,对人始终坚持‘义’;第三,君子心胸坦荡而且亦质亦文。最后君子要有超乎常人的精神境界,高远极致关怀。君子还应该‘知天命’、‘畏天’,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肩负着上天的使命,为此奋斗终生,这才是一个君子应有的觉悟,我想,只要做到这几点何愁不为君子,何愁没有理想?”
直到把话说到这个地方,我才觉得自己的答卷完成了。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809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809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十八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司徒浪子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