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燕老给同学们上课,尽心竭力,呕心沥血,经常课外还给同学们补充课本上没有的国学知识。燕老觉得,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仅仅凭一点点语文课,学一点语文课本上的知识,远远不够,所以她总是挑选一些自己喜欢,颇为精妙的好词佳句、名句经典,给同学们上课外课,补充课外知识。
初中时,有很多同学都多才多艺,给言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难以磨灭。
比如田蓓的舞、洪小溪的字、杨勤的画、外校同学高辉的即兴作曲。
还有阿西的诗。
田蓓的舞蹈极为优美,虽然她家离学校很近,但是言羽经常陪她去少年宫学舞,看她纤细柔弱的身姿,在透过玻璃窗的夕阳下翩翩起舞,总是看得如痴如醉。
洪小溪的硬笔字写得极好,随手写出来的一篇作业,简直就像是一篇钢笔字贴一样,令人叹为观止,总是让渴望能稍稍书写整齐些的言羽,羡慕不已。
而杨勤的画,惟妙惟肖,常常能轻松构思,信手起式,寥寥数笔,就让一个个鲜活的少男少女还有他们精美的服饰跃然纸上。
言羽还很羡慕外校的朋友高辉。
高辉从小听别人随便哼首歌,就能立刻把曲记下来,音调音符一点儿也不差。似乎他生来就一种可以为音乐而生,为音乐而死的信仰,无音乐,毋宁死。
高辉从小就喜欢梦幻般绚烂美丽的声和曲调来表达内心中的那份痴迷与狂热,或许很小的时候,很早就已经注定了他将为这份音乐的热爱而执着一生。
无论是绘画之于杨勤,数学之于万敏,还是音乐之于高辉,言羽对这种人物都感到很羡慕。
言羽觉得自己虽然什么都很喜欢,但是什么都没有痴迷到那种几乎离开了不能活的地步,也正因为如此,他在各个方面,都只能浅尝辄止,难以悟得精髓,入木三分。
而在阿西身上,言羽第一次见识了人脑神奇记忆力的又一项用途。言羽多年后仍记得,有一次在燕羽老师组织的课外课上,阿西带着一顶瓜皮帽,站起来背了一首好长的诗。
那是一首《春江花月夜》,燕老课外课上教给大家的,但是那么长的诗,阿西居然全能背下来,这让言羽觉得好神奇,感觉就像能背圆周密率π一百位以后一样神奇。
《春江花月夜》全诗如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7988/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798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章 节 人生是过客)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照见五蕴皆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