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迅”字,除愚鲁而迅速之意外,还有“深意”。据《尔雅-释兽》云:“牝狼,其子?,绝有力,迅。”即激,从犬言兽性,从水言水性。在文字学上,即孳乳而激烈的意思。现将“鲁”和“迅”和起来看,“鲁”取自母姓,“迅”古意为狼子,那么“鲁迅”由此可以理解为牝狼的一个有大力的儿子。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自己比喻成一个牝狼的儿子呢?这个问题侯外庐先生在其《韧的追求》一书中有过解释,他说:“近代启蒙思想运动有一个逻辑规律,即先修改旧时代天经地义的命题,进而否定旧时代这个天经地义的命题。”以“鲁迅”为笔名正符合了这一逻辑规律,孟子曾讲:
“无父无君,是qín_shòu也。”(《孟子-滕文公下》)
“鲁迅”以母为姓,以qín_shòu为名,是在承认旧时代这一天经地义命题的基础上对他的否定,无父无君的人既然是qín_shòu,那么我就是禽,我就无父无君,无纲常名教,我就“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我就不受旧时代的束缚,我就可以迅猛奋起,顽强地向旧势力、旧思想、旧文化作坚决的攻击。由此看出,“鲁迅”这一笔名反映了鲁迅反封建的思想,以及同旧时代决裂,与之作坚决斗争的决心。
。。。
言羽最初极喜欢鲁迅,但是后来读了金庸的武侠,觉得人生苦短,不该太过苦楚,相反应该有更多乐趣,哪怕孤独,也当作幸福;即便失望,也保持微笑。
言羽感觉,鲁迅的文字有点儿像金庸笔下莫大的苦琴,刘正风和曲洋在弥留之际仍不忘评点莫大的胡琴:
曲洋说:“他剑法如此之高,但所奏胡琴一味凄苦,引人下泪,未免也太俗气,脱不了市井的味儿。”刘正风道:“是啊,师兄奏琴往而不复,曲调又尽量往哀伤的路上走,好诗好词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好曲子何尝不是如此?我一听到他的胡琴,就想避而远之。”
而鲁迅的很多文字,略显苦闷和凝重,经常在沉默中爆发,发出心底最深处的呐喊,让人激昂奋进之时,仍然感觉到生命之苦涩。
言羽觉得,同学们之所以不喜欢鲁迅的文字,甚至有些同学还很讨厌背鲁迅的课文,可能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文字太过悲伤。
所以言羽希望,自己以后写的习作,应该让更多人感到开心和幸福。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7988/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798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十八章 节 生当有乐趣)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照见五蕴皆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