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兄弟太能吃了,一人都能吃下七八个馒头的那种。
三个人的饭量加起来,超过正常普通人十几个。
陶学明有点头疼,这父母是怎么养得起他们三个的啊,就这饭量,一个月得吃不少钱了。
吃饱了饭,三兄弟没有什么废话,开始去店里转悠了。
请他们过来,大部分时间就用来巡逻,如果有人来闹事,直接赶走就行。
跟看场子差不多是一个性质。
陶学明在门口坐着,看三兄弟来回的走,心中也算是放心。
不管三个人能不能打,至少体格还是不错的,能把一部分想闹事的人给镇住就行。
“陶子哥,你在吗?”
姚韵从对面走了过来,陶学明立刻藏在树后面,等到姚韵从面前过去后,他在突然出现在身后,猛地用手一推。
姚韵顿时吓得大叫,她赶紧回头,才发现是陶学明在捉弄自己。
“讨厌,你吓死我了。”姚韵嘟囔道:“我爸让我来找你,去我家把。”
“是不是你又想我了?”
陶学明笑道。
“鬼才想你呢……让你请看录像你都不看,哼。”
姚韵装作很生气的往回走,陶学明跟对方打打闹闹的回去了。
到了姚家,姚良策在泡茶喝,陶学明跟着对方去了书房。
坐在书房后,两人聊养鱼的事情。
姚良策说:“前两天,我又在县里开了会,用大喇叭通知了好几个乡镇,最后终于又有两个乡镇凑了钱。”
“凑了多少?”
陶学明问。
“整整一千。”
陶学明无语了,两个乡镇,才凑一千,自己家三队那边,可是砸锅卖铁凑了两千血汗钱啊。
这帮人,就这么不相信自己的,那还怎么带着发家致富去。
陶学明苦笑着说:“姚叔,我手里所有凑出来的钱,一共就不到四千块。”
“五千块我就不说了,四千块总是要有的吧,买鱼苗挺贵的。”
姚良策叹气,哪有那么容易凑出来啊,乡镇们都穷的很,更何况大家听到要养鱼,全都摇头否决掉了。
这钱,还是废了很多口水才凑出来的,不然一千块也没有。
“陶子,你在想想办法把,剩余的钱,县里也拿不出来了。”
姚良策摇头说道,他总不能去拿县里的补贴,去养鱼去把,这要是被市里知道了,得抽死他。
陶学明皱起眉头,剩下的一千拿不出来的话,三千块也能弄个鱼塘。
但赚的钱,可能就没有那么理想了。
难道,要自己补贴进去?
陶学明暗暗摇头,自己才不贴钱进去,因为养鱼计划本来就是为了带动村民们致富才搞的。
自己可没有兴趣去搞什么养殖业,这东西耗费时间太长,哪有开娱乐场所来钱快。
“陶子,你能想到办法,在弄一千块钱吗?”
姚良策询问道。
“呃……这个……”
陶学明挠挠头,一千块自己能拿出来,但如果是找别人凑,那就难办了。
十块钱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一千元,每个几百户人家是凑不出来的。
但把钱给他一个小孩子,又拿去养鱼,谁信?
所以这个钱,估计是没戏了。
陶学明小声的说:“姚叔,我也不骗你,剩下的钱不可能在凑出来了,你也明白乡亲们的想法,对吧?”
姚良策叹了一口气,乡亲们的想法他又不是不知道。
开会的时候,还有很多代表不乐意拿这个钱出来了,因为没人相信一个才十来岁的小孩,能把养鱼的事情搞好。
这就跟听天方夜谭一样。
“姚叔叔,没事我先回去了,谢谢招待的晚饭。”
陶学明起身告辞,离开了姚家。
他走了以后,姚良策一个人在房间内思考事情,过了一会,姚母拿着外套走进来,给他盖上。
“想什么呢?”
对方问。
“养鱼的事。”姚良策发愁的说:“说好的五千块钱,现在只有三千,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你真的要让那个小孩去养鱼?”
姚母大吃一惊道:“你们都吃饱了撑得把,养鱼技术市里面都没有这种人才,你居然相信一个小孩子。”
“这钱百分之百会打水漂的!”
姚良策说:“你不要拿普通人的眼光看他,这个小孩不一般,他比咱们这些成年人要厉害多了。”
“你做梦。”
姚母气愤的说:“我承认他是有一点文采,但不管做什么都改变不了他农村出生,祖上三代都是农民的事情,你……”
不等她把话说完,姚良策呛声道:“你这话就说的难听了,谁祖上不是农民,你别看不起我们农民。”
姚母埋怨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他一个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小孩,是不可能成功的,你还不如把这钱给咱们县里的老王,人家种地几十年了,还是优秀粮食大户,肯定比一个小孩强。”
姚良策摇摇头,老王种地是有点手段,但养鱼这种事谁也说不清楚。
他心中还是比较相信陶学明的。
“早点睡吧,不要为了这个事吵了,县里做的决定,不能轻易的改变。”
姚良策说完话,起身回了房间睡觉。
姚母气的够呛,自家老头,为了一个不想干的小孩,居然跟自己吵了起来,两人结婚十几年,可从来没吵过架。
忽然,她脑中有了一个非常可怕的想法。
难道,那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79395/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7939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百一十六章 找海鲜市场)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纸上飞雪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