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进来的是红玉,见她站在窗边,只是轻轻叫了她一声,再没说别的。
孟一菡将剪子放了下来,又拍了拍手,这才转身走到内屋。红玉亦步亦趋地在后头跟着,直到孟一菡在屋子里坐了下来,她才微微欠着身子站在原地。
“说吧,打听点什么出来了吗。”孟一菡将放在手边的茶碗端起,轻轻吹了吃,方才浅饮一口。
“正殿那边的人确实都在收拾行李,却也还是以精简轻便为主,并没有准备太多东西。听说,是太子妃殿下想要回孟府住几日。”
“回孟府住几日……”孟一菡嗤笑出声,她抬起头来看向红玉,一双眼睛亮晶晶的,却让红玉把头垂得更低,不敢与之直视,“孟家女儿不止有她一人入宫,为何只有她一人想回去便回去?”
“姑娘……”
红玉以为孟一菡这是心里吃味了,刚要安慰几句,又听到孟一菡继续说道:“很显然,你打听回来的不过是说辞罢了。”
“那……大姑娘这不是去孟府?”红玉有些想不明白,很是疑惑地看着孟一菡问道。
“那自然是会去孟府小住几日的。宫里宫外那么多双眼睛瞧着,既然都以此来当借口了,母家自然还是要回去的。这不是也正好赶上孟家这嫡长孙出生吗”,说到此,孟一菡又笑了一声,却不知道是在笑什么。
“姑娘,咱们现如今应该怎么办?”
“等着吧。有些事情看不清楚,等一等,就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了。”孟一菡喃喃说完这句话,便又拖着臃肿的身子站起来向那盆盆景走去。
……
宋文禹带着贺礼登门拜访孟府,本打算送了礼品就走,奈何孟府门庭若市,一时半会儿还轮不到他。无奈之下,便只好听从孟府的安排,坐下来慢慢等。
相比于宋文禹的淡定,宋文渊倒是有些坐立难安了。他先是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尔后又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如此反复了几次之后,他终于还是忍不住看向宋文禹,欲言又止。
宋文禹虽没有看他一眼,却也将他这些浮躁的动作尽收眼底,“你想说什么,便说吧。外头有怀仁守着,不会隔墙有耳。”
“兄长,我们已经坐了半个时辰了”,宋文渊本想说今非昔比,又有点担心宋文禹会触景生情。他斟酌再三,又道:“也不知是果真有那么多宾客要招待,还是故意晾着我们。”
宋文禹一直垂着眼帘,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语气依旧平淡,“大概,二者皆有之。”
宋文渊似懂非懂地听着,微微皱了一下眉头,“既然如此。咱们索性就直接送了礼品走人就是了。”
宋文禹闻言,侧过头来看向宋文渊,表情颇为严肃,“若是如此,就要与孟府结仇了,这也非我们的本意。”
宋文渊低下头,不再说话。宋文禹说的道理,他又何尝不懂,只是这孟府未免也太不近人情了。当初兄长与孟大姑娘之间的缱绻情谊他历历在目,作为旁观者都是这般如坐针毡,他实在担心兄长。
聪明如他,宋文渊在担心什么,宋文禹自然是知道的。只是关于这些陈年往事,他也不想再去多做解释什么。有时候,越是想要将这些事情说清楚,反而越是显得欲盖弥彰。
宋文禹想这件事情正想得出神,忽然门口传来一阵响动。宋文禹回过神来时,正好瞧见怀仁神色复杂地快步走了进来。
“怎么了?”看着怀仁是这般神色进来,宋文禹没来由地心里一紧。
怀仁低下头在他耳边快速说了几句话。坐在一旁的宋文渊便瞧见自打进门一来就一直很平静的大哥仿佛变了神色。
“兄长,出什么事儿了吗?”
宋文禹微微愣神之后,迅速看了一眼宋文渊,“没事。你先在这儿坐一坐,我出去看看。”
“可是……”宋文渊想要起身跟上宋文禹,却被怀仁劝住了,“二少爷,小的在这里陪着您。这件事由大少爷去处理就成。”
“怀仁,到底是出什么事儿了?”宋文渊瞧见宋文禹的身影消失在那扇房门之后,禁不住有些焦急。他回过头来看着怀仁,见对方沉默不语,忽然间就明白了,“是有故人要见兄长?”
怀仁一愣,依旧沉默。宋文渊见状,便也不再问了,只是心事重重地坐了下来。
……
宋文禹依着怀仁传递的口信独自一人来到孟府的一个僻静处。他先是四周看了看,直到见了沈玉,脸上凝重的神色才有些松弛。
他快步向前,在沈玉面前站定,向她点头致意后才道:“果真是太子妃殿下传给我的口信吗。”
沈玉点了点头,看着宋文禹时神色之间还有些愧疚,她压低声音向宋文禹道:“奴婢本来也是不赞成殿下在这个节骨眼上与宋大郎君您见这一面,如此这般,奴婢也不好向大姑娘交代,奴婢……”
“我知道”,宋文禹微微颔首,表示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她在哪里等我。”
“大郎君请跟奴婢来”,沈玉说着,便将宋文禹带到池塘边一处耳房站定,“殿下就在耳房里等着您。”
宋文禹听了沈玉的话,并没有要掀开帘子进去的意思,只见他双手十指相扣放于胸前,微微倾着身子,“臣宋文禹,拜见太子妃殿下。”
沈玉闻言一愣,没想到宋文禹竟然会如此公事公办。她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宋文禹,随即又很是担心地看向那一扇垂下来的帘子。
一阵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78409/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7840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百四十八章 形同陌路)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涂山氏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