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武家栋梁- 第599章 将军宣下(5/5)

文/冰镇乌梅汤
武家栋梁 | 本章字数:1645  | 武家栋梁txt下载 | 武家栋梁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无双庶子大清巨鳄大明王冠忍校教师,我教书就能变强谍影:命令与征服学霸陆青芽洗白师满唐华彩老公再爱我一次后宫沉浮之萧后野史谋将三国大唐管理员
道雪转封到萨摩国五万石,高桥绍运转封到大隅国三万石。锅岛直茂转封日向国五万石。大友家、龙造寺家、相良家、秋月家等愿意降服幕府的遗臣皆转封到南九州萨摩、大隅两国。源义时对这两国的分割非常的细碎,绝对不给他们一家独大的机会,当然也不会给他们合纵连横的机会。

而萨摩、大隅两国领主的岛津家则得到极大的褒奖,被转封到肥前国六十万石,比起萨摩、大隅两国穷苦之地,雨水充沛土壤肥沃且有发达的贸易港口,这个肥前国简直是岛津家梦寐以求的家园,以后萨摩武士也不用在抱怨自家日子过的艰难。

明智光秀得到北近江小谷城附近的三郡。原属于浅井长政的领地,这块领地足有二十万石,作为这些年一直通风报信暗自协助幕府的奖赏,源义时还特别准许他恢复土岐氏的苗字,并拜认土岐赖芸作为养父,把老人家接到小谷城安度晚年。

说起来也挺有趣,当年明智光秀的祖父把女儿嫁给斋藤道三做正室,他的父亲和叔叔支持斋藤道三赶走宗家土岐赖芸,时隔四十年一番轮回又回到原点,明智光秀把他父亲和叔叔赶走的土岐赖芸迎过来作为养父。自己也改苗字土岐赖秀以替宗家传承家业,真不知道明智光秀见到年老多病的土岐赖芸时。会如何评价三十年前的风风雨雨。

转封到这里还没算完,转封的重头戏这才刚刚开始,不过他并没有急着完成所有转封,而是利用整整一年的时间不断的调整转封策略,,保证只要他们不触犯幕府的底线,不会行减封改易之令。

在京都忙碌一整年,直到元龟三年(1571年)春天,天皇与中宫源辉子诞下第一皇子和仁亲王的时候,他才意识到已经在京都呆了整整一年,准备带着家卷返回江户,又被寺社众的安置牵绊着短时间脱不开身。

幕府众与畿内各寺的高僧争吵不休,为一点一滴的利益可以兴致勃勃的辩论几个月,哪怕脾气再好也受不了,源义时就很生气地说道:“余的意志表达的很明确,寺社众豢养僧兵是治世的顽疾,山法师困扰朝廷幕府近千年,就连白河院这样的雄主也无可奈何,余决不会允许寺社豢养僧兵,任何名义上的都不允许。”

北畠顕房也很不高兴,这几个月里不是就幕府转封的方案争吵,就是听这些大和尚争吵,那么多事情没做完就是被这些自诩高僧的家伙拖住,阴着脸说道:“公方殿下的谕令尔等也不听吗?不要忘记你们是跳出红尘外不在五行中的方外之人,要那么多僧兵又岂会是没有私心,护院有幕府官军,要他们有何用?”

来自畿内各方的僧众闭口不语,没过片刻根来寺的僧团便抗议道:“护院僧兵可以不要,但是寺产是绝对不能削减的,纪州藩主真田幸隆带着幕府官军强占我根来寺的寺领,迫害我僧徒坊官其罪当诛,请公方殿下为我等做主!”

源义时冷哼一声道:“这个问题余已经解释过很多遍了,在这里最后重申一遍!幕府法令规定寺院不得恶意蓄产,由幕府寺社奉行虎哉宗乙大师管理僧籍僧录,根据各寺的寺丁拨付粮食、灯油、佛香、缁衣、麻鞋,寺社之中为逝者做水路法事、开光灌顶、化缘、举办法会、经营墓园等事物,这些收入足够让尔等丰衣足食不愁度日艰难,尔等切勿为贪图那些村庄寄进的领地而自误!”

一众僧众看到幕府将军的面色不愉,座下大将个个杀气腾腾,顿时想起这位将军可不是以前那些软弱的征夷大将军,他坐下那些个武士全是关东杀出来的可怕武士,一个眼神就能把人吓的两腿发软,举起太刀能让猛士转身逃跑,如地狱里的修罗夜叉让人惊惧。

幕府将军说最后一次重申,对他的家臣来说就一定是某种暗示,下一次说不定这些武士就举起手中的太刀砍杀他们,万一脑袋搬家岂不是亏到血本全无,毕竟脑袋是吃饭的家什,脑袋搬家再贪图那些便宜也就没意义了。

源义时深吸一口气,说道:“这些领地是幕府的而不是属于你们的!考虑到近畿各寺的特殊情况,余再给你们一年的时间,从今日起计算日期直至来年春天截止,在幕府奉行官的指引下把所有寺产交出来,期限内完成的寺社将既往不咎,超过期限也不用来找余下哭诉,等待你们的只有幕府的官军清剿,何去何从尔等自己掂量吧!”(www.52kshu.cc 吾爱看书网www.52kshu.cc 吾爱看书网

ps:鞠躬感谢书友心漂浮、比察、a708020、万圣元首、服部正成的打赏,谢谢!


状态提示: 第599章 将军宣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599章 将军宣下(5/5) 返回《武家栋梁》目录下一章:第600章 盛世开启(大结局)(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