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张翠山新传- 第二百二十四章 苦战(2/2)

文/胡壹刀
张翠山新传 | 本章字数:1624  | 张翠山新传txt下载 | 张翠山新传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三国之青州大宁国师随身带着一个世界嫡女猖狂窃民清客天道狼行北洋之华夏帝国回到过去当先生重生吕布一统三国谋将三国铁骑之虎啸狼骑
,安泰见势不妙,招呼伯颜一声,老军头奋起神威,一枪逼退三员大将,带着不到一千人马朝着城门处杀了回去。

张士诚带着千余泰州红巾军正堵在这个方向,当下眉头一皱,一队军士杀了过去。

这路红巾军也算是悍勇之极,个个举着长刀嗷嗷叫着杀向蒙古军,哪知伯颜一言不发,长枪所过之处,红巾军尽皆倒地不起,喉咙、胸口处鲜血淌个不停。

“烦劳先生出手,将此人留下!”张士诚一见死了数十名手下,心疼不已,施先生亦是按捺不住,这才请其出手。

施耐庵长剑斜指,一个箭步跨出,剑气涌动,已是用了上破枪式。

伯颜似是漫不经心地随手一枪刺出,枪剑相交,施先生虽是功力不及,但剑术精妙,这一记破枪式用的恰到好处,将伯颜的铁枪封住,正要再补上一剑,剑身处一道巨力涌来,急运内力相抗,哪知这股大力沛然莫能与之相抗,施耐庵狂喷一口鲜血,身子横飞子去。

虽然他也是最为接近宗师修为的大高手,但在伯颜的手下却也毫无还手之力,一个回合这下就已受了重伤。

己方又有一员主力倒下,张翠山心下一凛,巷战肯定拉不住伯颜这一代战神,义军方面又死了几员战将之后,伯颜率众已经快要杀了出去。

从城门处传来一声巨响,刘福通和唐文超敌不住蒙古军里应外合,终于被察罕率军杀了进来,广宗城再次易主。

此番带来的黑水军多是精锐,虽是匆忙撤退,却也有条不紊,并无乱相,张翠山奔至南城门下,又是一番厮杀,待得大半黑水军退出之后,又朝回杀了过去。

正遇上察罕率着一阵铁骑来回冲杀,施先生身负重伤之后已无战力,唐文超和郭子兴一前一后,护着其和张士诚边战边退。张士诚看在眼中,忍不住开口道:“鞑子凶猛,兄长速速离去,勿要恋战!”

另一头程峰拦住了燕赤木,张翠山紧跟而上,疾刺而去,燕赤木吓了一跳,慌忙退开,张翠山沉声道:“你带兄弟们先走,这帮鞑子我来对付!”

程峰素服其能,见蒙古军中并无伯颜的踪迹,这才安心退开。

此时布诺也杀了过来,与燕赤木会于一处,张翠山长枪一摆,拦住二将,以一己之力对抗无数的蒙古骑兵,毫无惧意。这一举动,让他日后在黑水军、泰州军心中的威望达到了顶峰。

“他就一个人,怕什么,给我杀!”僵持了片刻之后,燕赤木第一个反应过来,和张翠山交手三合就被压在了下风,其实二人的差距本来并无如此悬殊,只是他的嘴里说不怕,可是心里还是有些怵头,双戟只取守势,竟是没有胆气放手去攻。

布诺随即也加入战团,二人合力斗张翠山,后者一手火铳一手轮回枪,将二将妥妥地压在了下风。

见二位将军缠住张翠山,数百蒙古骑兵就要冲向南门,张翠山连攻二十余招,将布诺、燕赤木逼退,从马腹中取出火箭炮就赏了众骑兵一发,三十余人顿时倒地不起,后面的慌忙勒住战马不敢再进,生怕遭了池鱼之殃。

另一头却还有不怕死的,张翠山自是不会客气,抬手又是两发炮弹打出,就这样数百人的队伍被他一人阻在原地,无人再敢掠其锋芒。

察罕骑着龙马疾冲而至,朝着张翠山挺枪便刺,他来得突然,张翠山已是来不及再来一发,迫于无奈只得抽出轮回枪相抗,二人功力相若,可是张翠山却已苦斗良久,真气不纯,对上察罕这个生力军,数十合之后就被压在了下风。

张翠山心知再斗下去下场绝对不容乐观,急攻几枪之后掏出了火铳,哪知察罕见机极快,还没等他将火铳口抬起来已是打马急退,正在此时,伯颜的身影在其身后现出,张翠山心下一沉。

伯颜手起一枪快若闪电,张翠山眼见避之不及忙全力相抗,强大的龙形真气穿透了护体般若功,将张翠山打得离地而起朝后倒飞出去,轰地一声巨响,重重地摔倒在地。

张翠山不顾浑身剧痛,眼见情势不妙,在地上打了个滚立马逃走,只是气力渐感不支,被伯颜从后面策马赶上了。

“本王的耐心有限,此番再问你一句,降是不降?”伯颜对张翠山本就欣赏,只是黑水军的势力日益坐大,连他都开始怀疑自己,到底要不要将这颗冉冉升起的将星扼杀在摇蓝里了。

“只有战死的张翠山,绝对没有投降的义军叛徒,我身上流的是汉人的鲜血,绝不会效力于元廷,王爷的好意,张某只能心领了。”张翠山断然拒绝,昂然道:“张某若是惧死,又怎会走这条路?人头在此,哪个敢来拿取?”


状态提示: 第二百二十四章 苦战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二百二十四章 苦战(2/2) 返回《张翠山新传》目录下一章:第二百二十五章 落崖(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