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儿明白。”
沈云眯起了眼,“李珦活不了多久了,儿子还年幼,一旦他死了,这里必将大乱,首先李瑈便会发难。”
“不会吧?”宁祖儿奇怪道:“在玟玉的医治下李珦的病情不是慢慢好了么?”
“她只是在尽量延续李珦的寿命而已,却无法根治,”沈云唇角微微一翘,“最多只能让他再多撑一年而已。”
“那孩儿应该怎么做呢?”
“很简单,把金宗瑞请回来,和李瑢联手,才能堪堪克制住李瑈。我回到京师,请皇上尽快册封李珦之子李弘暐为世子,这样他就能在李珦死了之后名正言顺的登上王位了。”
“唔......义父真是深谋远虑。”宁祖儿赞了一句。
沈云嘿嘿一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如果我们在大明混不去了,这里就是你我的天下,好好打理吧,义父所创建的一切将来都是要交予你手中的。”
“那永清公主和玟玉的事要不要呈禀给皇上知道。”
“这事有我去说你不要管了。”
“是。”
“与倭人的生意不能断了,”沈云又叮嘱道:“派些人去倭国,多发展一些关系对以后是有好处的。”
“是,孩儿明白了。”
“朱芷晴你打算怎样安置,”沈云看着他道:“你要真对她没有一点儿意思的话,义父就带她回大明了。”
“她的事由孩儿打理,就不劳义父了。”
“嗯。”沈云点点头,“你尽量与观音教的人接上头,她们的势力很大,说不定很多地方我们还要倚靠她们。”
“孩儿知道了。”
“那个南美贞还不肯说出观音教少主在哪里么?”
“孩儿不想用强!”
“看来你还是个怜香惜玉的人,”沈云笑了笑,“不过这汉阳第一美女的姿色的确当世罕见,你可不要被她迷惑住了。”
“不会的,孩儿自有分寸。”
————————————
“军爷,你们行行好吧?”一位妇人死死拽住一名将官的大腿,“家里就这么一点儿粮食,你们要拿去了,我的孩子们就要活活饿死了。”
“滚开!”那将官一脚把那妇人踢开,“本官奉旨剿贼,保你们平安,你们贡献点儿粮食便要哭天喊地么?”
将官扛起装着粮食的袋子出了屋门。刚一抬头,就见有人挡住了他的去路,不由一愣。
“你们是谁的部下,为何要抢老百姓的粮食?”说话的人很年轻,看年纪应该不超过二十岁。
“哟呵!”那将官瞅了他几眼,“还真有嫌命长的,”手里的刀在年轻人面前晃了晃,“小子,看见没有,再跟老子啰嗦,老子就一刀砍了你。”
“把粮食放下,”那年轻人沉声道:“否则......”
“否则怎样?”那将官打断了他的话,大声道:“弟兄们——”
话音未落,就见他手下官兵摇摇晃晃的向这边围了过来。
那将官眉头一皱,正要喝骂,突然见到那些人一个个都扑通倒地,再也没有爬起。
将官不由心头一寒,刚向后退了一步,只觉喉头一凉,一个尖锐的利器抵在了自己的咽喉上。他一哆嗦,连忙叫道:“饶命,不要杀我!”
那年轻人慢慢迫近了他,笑着说道:“现在知道求饶了么?那好,要想不死的话,就老老实实回答我几个问题。”
“公子请讲!你问什么我就答什么?”
“你叫什么名字?官居何职?是谁的部下?”
“我叫常大锤,在方瑛方将军部下任把总......”
“胡说!”年轻人斥道:“方将军治军甚严,怎会纵兵强抢百姓?”
“不瞒公子,我们也是没办法啊!”常把总哭丧着脸说道:“军中已经断粮,我们要是不想办法出来找吃的,都得活活饿死呀!”
“那你们出来抢粮的事,王总督和方将军知道么?”
“这......”忽然喉头一阵刺痛,常把总吓得魂飞魄散,“我说我说,我是带着弟兄们偷偷跑出来的,总督大人与方将军都不知道。”
“现在苗地战况如何?”
“弟兄们现在都饿得不行了,哪里还有力气打仗?”常把总哭诉道:“要是朝廷军粮能及时送到,我们也不至于这样。”
“牧云,”一个女子的声音对那年轻人说道:“如何处治他,干脆杀了算了。”
话音未落,常把总吓得尿了裤子。
“不可,”年轻人说道:“我们不能乱用私刑,还是把他带回去交给总督大人发落。”
————————————
明军大营,帅帐中王骥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乱转,不住催问军需官,“朝廷的军粮还没到么?”见无人应答,沟壑纵横的脸上便更加焦急。
“总督大人......”一人匆匆进了帅帐。
“是军粮来了么?”王骥一抬眼帘忙问。
“不是,”那人禀道:“兵部侍郎杨牧云杨大人要见总督大人。”
“哦,快请!”
......
杨牧云走进帅帐,见到了王骥,几年不见,王骥变得更加苍老,眼中满是血丝,显得很是憔悴。
“总督大人。”杨牧云朝他拱手一礼。
“哦,杨大人,快请坐!”王骥忙命人给杨牧云看座。
两人本就互相熟识,因此说起话来很是热络。
“本督第一次见杨大人时是在南都,”王骥感慨道:“那时你还是锦衣卫里的一个小旗官而已,现如今,已是朝廷正三品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7611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7611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军法立威)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露尘谢谢您的支持!!